爱和陪伴也是“良药”多多关注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4-10
“抑郁症”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还记得去年的9月16日,我们的朋友圈被“乔任梁”3个字刷屏,这个28岁的男星在上海家中离世。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当天,市三院多位专家在门诊大厅举办了义诊活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抑郁症并不是“名人病”或者“富贵病”,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前段时间,50多岁的林先生时常感觉头晕,走路不稳,连电动车都不敢骑。他到几家医院做了CT、核磁共振等检查之后,并没有查出身体有什么毛病。但是,林先生依然不能正常上班。为此,他还去了上海几家大医院检查治疗,症状还是没有减轻。患病后,林先生平时基本干不了什么活儿,头经常晕,就连电视也看不了。躺在床上时他睡不着觉,心里很压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并有点自暴自弃。经人介绍后,他4月初来到市三院接受治疗。市三院心身科主任顾凤华给他做了问卷评估,检查后确诊他患有抑郁症,且已经是中度抑郁。林先生随即住院治疗,医生一方面给他服药治疗,一方面每次查房时对其进行心里辅导,现在他情况非常好,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类似这样的病人很多。”顾凤华介绍,每天上午门诊,最多时有四五十个患者排队接受治疗。记者查询资料获悉,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全世界抑郁症的发病率是11%,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据此推算,中国抑郁症患者目前已达到9000万人。
“我心乱如麻,难过……哭着看着天空,我这么没用……”这是一位产后抑郁症妈妈的内心独白。产后抑郁给新妈妈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市三院专家介绍,我国妊娠期准妈妈中70%~90%有焦虑轻度抑郁情绪,产后6周内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比例高达20%,产后一个月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抑郁症发病风险最高的3个群体为年轻人群、孕妇、产后妇女及老年人,三院抑郁门诊接诊量也日益增大。
记者了解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简单地说,是由遗传、性格特点以及童年经历等引起的。日常表现为兴趣缺乏、疲乏感、自我评价低或有内疚感,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睡眠障碍,如果满足心境低落和以上任意3种症状,且持续发作2周左右,即可诊断为抑郁症。
那么,患了抑郁症该如何治疗呢?“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都要听从专业人员的建议,它并非是单纯的心理疾病。”顾凤华说,抑郁并不是人们平时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只是心态不好,想开一点就好了这么简单。至目前为止,治疗最方便最快速的手段是药物治疗,在治疗时常常会结合一定的心理治疗。专家提醒,市民首先要重视心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减压。对于抑郁症患者及亲属来说,患病后要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千万不要认为没事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有多严重。如若家人患抑郁症,家属要给患者无条件的关心和支持,要多陪陪患者,不管花多少时间,要陪在他身边直到他好起来。(记者 杨拴明)
前段时间,50多岁的林先生时常感觉头晕,走路不稳,连电动车都不敢骑。他到几家医院做了CT、核磁共振等检查之后,并没有查出身体有什么毛病。但是,林先生依然不能正常上班。为此,他还去了上海几家大医院检查治疗,症状还是没有减轻。患病后,林先生平时基本干不了什么活儿,头经常晕,就连电视也看不了。躺在床上时他睡不着觉,心里很压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并有点自暴自弃。经人介绍后,他4月初来到市三院接受治疗。市三院心身科主任顾凤华给他做了问卷评估,检查后确诊他患有抑郁症,且已经是中度抑郁。林先生随即住院治疗,医生一方面给他服药治疗,一方面每次查房时对其进行心里辅导,现在他情况非常好,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类似这样的病人很多。”顾凤华介绍,每天上午门诊,最多时有四五十个患者排队接受治疗。记者查询资料获悉,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全世界抑郁症的发病率是11%,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据此推算,中国抑郁症患者目前已达到9000万人。
“我心乱如麻,难过……哭着看着天空,我这么没用……”这是一位产后抑郁症妈妈的内心独白。产后抑郁给新妈妈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市三院专家介绍,我国妊娠期准妈妈中70%~90%有焦虑轻度抑郁情绪,产后6周内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比例高达20%,产后一个月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抑郁症发病风险最高的3个群体为年轻人群、孕妇、产后妇女及老年人,三院抑郁门诊接诊量也日益增大。
记者了解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简单地说,是由遗传、性格特点以及童年经历等引起的。日常表现为兴趣缺乏、疲乏感、自我评价低或有内疚感,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睡眠障碍,如果满足心境低落和以上任意3种症状,且持续发作2周左右,即可诊断为抑郁症。
那么,患了抑郁症该如何治疗呢?“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都要听从专业人员的建议,它并非是单纯的心理疾病。”顾凤华说,抑郁并不是人们平时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只是心态不好,想开一点就好了这么简单。至目前为止,治疗最方便最快速的手段是药物治疗,在治疗时常常会结合一定的心理治疗。专家提醒,市民首先要重视心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减压。对于抑郁症患者及亲属来说,患病后要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千万不要认为没事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有多严重。如若家人患抑郁症,家属要给患者无条件的关心和支持,要多陪陪患者,不管花多少时间,要陪在他身边直到他好起来。(记者 杨拴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