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加速集聚科教资源建设科技创新综合体系研究

来源:太仓市委党校 责编:陈益 时间:2021-10-14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优质的高校科教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与高水平高校合作发展,引进高校异地分校区、研究生院、研究院、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实现优质科教资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系。苏州在集聚科教资源、建设科技创新综合体系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本文力图从国内引进高等科教资源的做法和经验出发,为苏州集聚科教资源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当前我国城市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做法和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的越发重视和对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部分城市受经济转型、人口增长与现实发展的需要驱动,与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始了异地办学的探索,经历了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始转向追求质量与创新,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提高标准与层次,投入巨大。二是多元利益主体参与促进产学研创新深度融合,提升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竞争力。三是新型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大量涌现。

(一)重点城市纷纷引进高等院校落实国家“双一流”战略

201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新一轮重点高校建设的原则、目标、整体思路和路径,各地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纷纷引进高等院校的优质资源。比如,南京市提出携手名校建设创新名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杭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计划未来10年引进共建60所“名校名院名所”。目前已与奥克兰大学、浙江大学等6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签约;重庆市颁布《重庆市与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引进100所以上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优质创新资源以多种模式落户重庆,并最高提供5000万元资金支持;郑州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引进UCLA郑州校区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而在这些重点城市中,深圳、青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数量、规模最为突出,很值得苏州借鉴。

(二)深圳多点发力加速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与国际创新资源

深圳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打造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区域核心发展引擎与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高地。作为高等教育后发者,深圳提出加速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与国际创新资源,适当超前规划、投入、引进发展高等教育、基础研究、科技创新。

近年来,深圳依托大湾区科教优势,引进共建一大批优质院校,推动产业创新、科研教育等方面广泛深入合作。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科技研发协同,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建设重大创新载体、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支持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鼓励引导高校设置重点学科专业,组织和承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与工程,产生一批具有原创性、颠覆式的重大创新与科技成果,引导一流高校院所与其他创新主体建立知识、科技、产业等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成果孵化+金融支持+产业化”的创新全链条。

经过近20年的建设,深圳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最成熟的城市,截至2020年,深圳共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单位14个,在校学生13.18 万人,引进共建各类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共125个,形成了一批高水平万人规模综合性、国际化和面向未来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特色研究学院。西丽国际科教城、国际大学园、光明科学城等已经建设成为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孵化机平台,将大量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被引指数快速增长,先后与华为、腾讯、中兴通信、苹果等几百家知名企业及深圳6个区政府开展了合作, 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国际化水平快速提高。

(三)青岛飞速赶超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示范区

青岛着力打造国家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流人工智能应用、国际海洋贸易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明确提出“学深圳、赶深圳”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借鉴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成功经验,设立校区或异地办学、研究机构,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示范区。

青岛市颁布全国首个市级层面的针对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服务管理办法,《新引进高等教育机构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提出强调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注重发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着重引导高等教育机构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与北大、北交大等多所高校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学科专业布局与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医疗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研究院等平台。组建各类产业技术与创新战略联盟,对接青岛重点产业需求,面向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不断提升服务青岛市产业发展贡献度,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目前,青岛与30余所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协议,一共引进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等80余所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正式运行的高校院所达到18所,累计培养各类研究生近2000多人,教育培训超5000人次。积极落实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与德国的高校、企业联合建立一大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部分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已经成长为集公共服务、领军人才集聚、创新创业孵化、高新技术研发转移、创新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新型创新综合体,有效提升基础研究自主创新、关键、前沿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等能力。

二、苏州市引进优质高等科教资源的做法和成果

作为引进国内外优质科教资源的先发城市,近年来,苏州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依托名城带名校、名校促名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支撑科技创新,提升苏州城市创新能级发展。

(一)以理念为指引,下好科教创新“先手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集聚丰厚的科教资源,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苏州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提出集聚整合全球创新要素,打造各类高端创新载体平台,满足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通过制定三年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苏州高校院所与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创新能力,鼓励各市、区与高等院校、科研与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支持国内外一流大学、大院大所等创新机构在苏集聚。支持国内外高水平高校院所、知名学术组织在苏州举办各类学术论坛,设立“海鸥计划”、“苏州科学家日”、“金鸡湖人才计划”等人才引进项目政策,在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纳米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领域专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通过在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联合引进一批世界创新前沿、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顶尖型创造人才。

(二)以产业为依托,打造重点产业“创新链”

以产业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既是苏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苏州科技创新综合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苏州重点引进建设一批与苏州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优势学科群,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支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每个领域每年完成10个以上重大创新科研项目,资助金额 最高为300万元。鼓励支持企业与中科院等高水平科研院所深化战略合作,构建校企联盟、产业技术联盟与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引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质创新载体,面向苏州未来重点产业发展进行原始创新。每年举办20场以上对接会,通过联合研究、学术交流、课题合作、委托试验、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相关成果转化。

(三)以服务为根本,建设魅力创新“生态圈”

制定苏州市政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协同财政局、科技局、教育局等部门落实“3+1”优惠政策等制度的实施,实行市县(区)联动,为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提供启动建设、运营管理资金与绩效成果奖励,取消征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给予科技人员成果转化个人奖励时的个人所得税。重点支持一流高校院所异地办学机构的建设发展,对引进共建的国家、省市级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实验室、科研(分支)机构等创新平台载体,给予300-50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从2016年开始,苏州市财政每年安排名城名校建设经费6500万元,资助科技创新类、教育类、人才类、民生类等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实施顶尖人才“引领工程”,引进万名顶尖人才,包括中国或发达国家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按“一事一议”制定资助方案。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实施人才乐居工程,“十三五期间”建设超过10万套人才公寓,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租售相补的方式,分层分类解决各类人才在苏的居住需求。

近年来,苏州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校攻势”,共建南大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清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全面合作……面向技术和产业前沿,成功引进并实际落地数个中外合作办学、研发导向的大院大所、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目前,苏州已经与50余所世界一流高校院所签订发展协议,一共引进共建80余所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每年引进共建200个以上的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基地、诺贝尔奖实验室等重大国际优质创新载体,引进共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冷泉港亚洲实验室等省部级与国际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创新集群+科技园区+创业孵化+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形成国内中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合作、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高地,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

三、引进高等科教资源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研判

当前,在国内各大城市引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加强苏州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后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研判,有利于苏州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规划部署,最大程度利用好高等科教资源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定位模糊,缺乏明确发展规划

部分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定位较为模糊,异地机构是主校领导下的独立法人单位,却又不完全等同于市场化运作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体,面对主体高校、地方政府的双重管理下,地位归属与内部自主治理的界限不明朗。一些高校、地方参与共建的高校异地院所,究竟是省级办学试点建设基地,还是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特区,没有达成建设共识。其定位的模糊造成政府在高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上易出现偏差,异地院所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易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并没有明确的建设方向。

(二)招生权力受限,难以支撑学科建设

高校异地办学机构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创新性补充,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探索。但许多异地校区在实际运行中并不具备招收本科生的权限,所拥有的学生名额从校本部的招生指标中“切蛋糕”,接受校本部分配,这种情况易导致高校异地校区在校本部的地位不受重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师资、科研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制约了异地校区的人才培养质量。异地校区的学生至校本部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科群建设水平和规模也受到制约。只有研究生而无本科生的情况,易使得专业的发展出现“断层”,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科生长缺乏生态环境,容易出现发展萎缩的局面。

(三)人才引进困难,影响学术延续性

由于异地办学机制的限制,当前异地办学机构的教科研人员主要是本校派驻及社会招聘的教科研人员,人事、编制、薪酬、职称管理,人员流动等问题较为复杂。教师与自身科研团队分离,难以发挥协同效应,无法产生浓厚的学术氛围,影响了科研人员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学生的交流受到限制。异地校区的教师在本部评职称时并没有优势,反而处于不利地位,主校区的科研管理政策和激励措施难以在异地校区落地,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如校本部派驻到苏州的部分教师采用企业编制,且人事关系在校本部,教师在苏州教学时无法享受当地政府的福利保障及政策优惠,退休后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导致科研人员流动频繁,造成人才资源流失。

(四)运营资金有限,制约可持续性发展

高校异地办学机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校本部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自身依托科研成果进行的创收。在签订共建协议之初,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帮助研究院落地,校本部也投入教师、招生指标等支持研究院建设。在实际运作中,校本部大多较少进行后续支持,地方政府许多后续的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力度两三年后开始下降。本部公共资源难以辐射,办学所需的各类资源需要重新或重复投入,所需的一次性经费需求大。院校作为非盈利性学术组织,自身创收能力有限,通常取得的产业化收入还要用来维护校区的正常运行,经费的收支也存在不确定性,生存压力大,在促进区域创新中发挥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五)合作力度不够,产学研融合水平较低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长期性、系统性与充满挑战性的复杂过程,需要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多主体之间相互协调现有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部分政府缺乏明确的税收、研发支持等优惠政策,对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没有做到及时跟踪管理与引导。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产学研合作运营上缺乏资金投入,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方面也不愿意承担经济风险,自身创新意识不强。高校层面往往倾向于选择有学术价值的、利于评奖评职称、发表文章的项目进行研究。高校“项目惯性”与市场“产品导向”脱节,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较困难,导致产学研融合水平较低。

四、苏州集聚科教资源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校科教资源是是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优质科教资源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苏州还需要深入思考与科学规划,更加有效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一)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体制机制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引领城市创新发展方向。进行科学性、超前性、长远性、高质量的城市整体战略与规划,突出新兴产业发展地位,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航空航天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深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努力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生命科学、轨道交通等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充分结合苏州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需求,做好产业发展战略和项目准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根据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引进数量、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

二是完善政府职能,推进长效合作。全市统一领导,设立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筹建咨询专家委员会和支持资金,领导不同部门要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形成引进决策、审核论证、登记注册、绩效考核、风险评估、分类资助配套等一套常态化的管理监督机制和执行能力强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建立区域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制定长期统一协调机制,主动围绕高等教育、产业、科技、文化、服务等领域加强政府层面的合作。

三是厘清责任分工,细化评估考核。校地双方积极落实合作协议中规定的相关内容,明确、行使与承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及时推进落实。组织相关专家定期对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建设方案展开综合论证,严格论证审核筹建中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目标定位、可行性、学科规划、核心团队、平台建设等方面。健全对区域内高校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考核指标,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考察评估高校异地机构的绩效、运行管理、地方社会贡献度、相关科技项目完成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的优惠待遇和激励政策。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做强校地高质量融合。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在专业课程开发、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师资互聘、辅修学位、毕业生就业合作等方面探索发展新模式。对于合作项目主体性质,可灵活采取事业单位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外资公司模式。在校园基础设施提供方面,运用市场化机制灵活采用由项目投资主体购地自建、政府投资建设并由项目投资主体回购以及政府提供可供租赁的场地等几种模式。制定针对高校与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人事管理制度,对于落户教师给予更多的本地支持与政策优惠,加强社保联通机制建设,为在本地创造贡献的科研人才提供福利,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二)完善政策服务,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提供配套支持政策。整合科技、人才、财政、国土、税务、金融等各部门以及、区县,把建设支持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管理、协调范围,制定完善的宏观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人才团队、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部门和搭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供高标准、全面完整的支持体系与政策环境,来规范、指导、保障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等创新主体。营造开放包容、便利的创新环境,降低创新成本、风险与干扰,加速信息、科技、人力资本的创新积累和进步。

二是拓宽资金来源,缓解生存压力。设立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重点支持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创业孵化、人才引进、基金设立等。发展多元投资,鼓励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参与和支持高校发展,鼓励各类资本交叉扶持、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与实验平台。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进入,集聚各方资源投向早期科技创业类项目,推动资本赋能,促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建立企业、金融机构等力量结合的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实现研发资本、风险资本、产业资本与创新机构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是优化基础设施,规范专业服务。优化完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空间,如代建校园、优化图书馆与办公设施、完善网络设施等,推动并建设国家超算、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基础科研设施与装置配套,支撑前沿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项目实施,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保障。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法律信息咨询、投融资贷款等专业服务支持,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参与设立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并提供专项运营资金维持运转,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课题和研发推广活动,建立教学与研发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研发机构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增加储备人才。完善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结合相关项目的研发周期、经费使用情况、创新程度进行分阶段、全方位的考核。创新分配机制,对具有重大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奖励,采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等方式,将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实行股权激励,让研发人员能够从创新成果中切实获利。

(三)加强产学研协作,加快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一是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沟通交流。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科技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双向公开,打造沟通便利的信息服务系统,将高校的研究成果集中整理与发布,同时将政府、企业等各个单位对科技产业的不同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类,面向高校及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公布;为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创造良好的平台,依靠产学研各项主体,实现技术服务资源信息系统全覆盖。

二是积极引导合作,加大协同力度。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引领,与一流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群、中介服务组织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成的联盟式创新共同体,围绕城市优势产业与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实质性、社会化的多元合作关系,使高价值创新成果快速对接产业市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产品或技术。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人员去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承担科技咨询、授课培训等工作,创造校企间更多合作实践机会。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同申报苏州市科技项目,加强企业关键技术储备,和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紧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协议,开展订单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三是创新合作机制,促进融合发展。整合高校的优势资源与企业开展研发合作,采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成立联合研发中心等形式将高校科研成果转移到企业。利用“前孵化器”机制,引进具有创业经验和创业需求的科学家进入研发机构,通过持续催生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完整的孵化链条。高校可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与其他创新主体共同组建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形成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研人员三方共赢的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四)激发创新要素活力,打造完整创新生态圈

一是搭建高校联盟,整合优质资源。成立城市高等教育委员会或关系咨询中心,下设校长联席会、教学指导、资源共享、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若干二级委员会,推动与主体高校、原有市内高校建立合作联盟,加速整合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创新、研发、生产等最大限度的共享、互补与协同。推动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各自主体高校与本地高校之间的交叉合作互动,在科学研究、人才联合培养、师资交流、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高频次深度校际合作,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等各类国家级创新载体与组织,联合申报国家、省市、国际的重点科技研发计划与项目。

二是加快人才引进,创新培养模式。通过举办各类高等教育会议、交流周、创新论坛与峰会等活动,快速扩容积累优质创新资源与要素,加速高等教育人才的引进工作,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从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到人才创新激励制度,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补贴标准。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协同育人,构建与优势学科、新兴学科相互支撑、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专业体系。

三是打造创新空间,发挥孵化作用。打造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学智慧城、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集合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文化艺术等多元功能性开放空间,建设“高等教育强区域”,吸引大量高端人才、团队落户。通过共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与科技园等形式为高等科教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撑,积极推动深化创新体系内部群体之间在知识、学术、科技、教育、研发、创业方面正式、非正式、密集的交流互动、共享合作,获取关键技术、核心成果、重要人才等,同时在投融资、孵化、创业服务方面提供政策便利,缩短时空距离,加速校地融合,降低创新成本。(王子铭 陈强 黄嘉聪 张懿琳 康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