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国家级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崛起之路
三十年前,一位新加坡著名客商看完了中国地图后对我们说:长江是条龙,长江口是龙嘴,崇明岛是龙舌,启东是龙的额头,杭州湾是龙的下巴,而太仓港则是龙嘴里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让太仓人终于坐不住了,1992年7月15日,太仓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浏家港港区建设指挥部,吹响了开发区建设太仓港的号角。
我清楚地记得,1992年10月28日的长江岸边,人声鼎沸,机声隆隆,随着“砰”“砰”的打桩声,港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江苏长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打下了太仓港万吨级码头建设历史第一桩。1993年4月3日,投资总额968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苏州华苏塑料有限公司港区第一个工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1993年11月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太仓浏家港港口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1995年更名为太仓港经济开发区。1995年11月9日,挪威王国首相布伦特莱夫人亲自来太仓港区为华苏公司项目投产典礼剪彩。1995年12月21日,中国第一座6.2万立方米冷冻液化气库,中外合资华能阿莫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开工典礼隆重举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和12位部省级领导亲自为开工典礼剪彩,我当时担任开工典礼主持人。1996年1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太仓港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向外国籍船舶开放。1997年1月8日,太仓市委、市政府在江苏长江石化码头隆重举行太仓港开港典礼。中央、省、苏州、太仓及各地各级领导二百余人参加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盛典,太仓从此迈向了江海时代。
1996年12月10日,经过4年多的艰苦谈判,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投资协议正式签字仪式在苏州雅都大酒店隆重举行;1997年3月18日,中远国际城经过三年多前期工作后,在太仓港中远码头基地隆重举行中远国际城开工典礼;1997年6月,全球第一大石化企业埃克森美孚太仓润滑油厂正式投产。2001年12月8日,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揭牌仪式隆重举行;2003年5月28日,武港码头投资协议签字;2003年5月30日,中化国际举行开工典礼。2003年12月19日,中国石油华东润滑油厂举行开工典礼;2005年1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化工园区授牌仪式,我荣幸代表太仓港区化工园区领取了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化工园区金字招牌;2005年12月8日,中国BP工业油品有限公司举行成立大会;2008年7月11日,中国航海节庆祝大会在太仓召开;2008年12月15日,海峡二岸直航仪式在中远码头举行;2011年6月,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2012年12月5日,宝洁华东生产物流基地落成;2013年5月,国家级综保区获批;2013年11月,太仓港全面实行实现海港化;2020年10月,太仓港成为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港。
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太仓港区形成了以高端设备、先进材料、健康医疗、现代物贸四大主导产业以及高端润滑油、轻工造纸、电力能源三大传统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基地、亚洲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个人健康护理产品基地、沿江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发展成为千亿级先进制造基地和现代物贸基地。培育了世界500强、中央企业、欧美企业三个特色企业集群,集聚了埃克森美孚、宝洁等26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投资540亿元,集聚了中石油、华能等23家央企投资39个项目,总投资450亿元,集聚了艺康、利洁时等32家欧美企业投资的3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太仓港已开发利用岸线13.5公里,建成投运各类码头泊位95个(万吨级以上40个)。2022年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2.6万标箱,稳居全国第八、全球第25位,同比增长14%,完成货物吞吐量2.66亿吨,同比增长9%,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江苏第一,连续十三年领跑长江。疏港铁路实现到发445列,3.58万标箱,开辟各类航线216条。
“十四五”期间,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力争开发区排名进入全国50强,全省15强,跻身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将新增500亿工业产值,1000亿物贸收入,集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10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争取达到3亿吨。
太仓港的3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的30年,是改天换地、创新发展的30年。1992年,我来到长江江堤上,芦苇萧萧,茅草一片,北风呼啸,潮起又潮落,涛声依旧。如今的太仓港,车水马龙,巨大的桥吊林立,码头上自动化装卸紧张有序地忙碌作业,一个个大企业拔地而起,一个个大项目在热火朝天地建设,长江保护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理念扎根港城。
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太仓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港产城一体化作为太仓城市发展的第一战略。太仓市委在党代会上提出,拼出“太仓速度”,弘扬郑和精神,推动二次创业。太仓港区综合排名大前移,平台载体大提升,外资项目大突破,特色产业大集聚时代已经来临。
我又一次来到郑和公园,18米高的郑和铜像巍然屹立,他目光如炬,眺望远方。而在他的面前,是可以告慰先人,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太仓。
“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
踏浪江海,筑梦未来。
(作者:邢高前 太仓港区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