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管”变“自管” 老小区物管求变之道
破损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车辆乱停乱放、流动商贩随意出入……由于物业管理缺失或不到位,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推动老旧小区进入“物业时代”,实现专业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是从根本上改变老旧小区管理困境的最佳途径。近年来,我市不少小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管理缺失 业主“堵心”
城区向阳路上分布着不少老旧小区。日前,市民许先生反映,他们所住小区是个无物业小区,绿化修理后剪下来的树枝过了一个星期都没人收拾,老小区路本来就窄,这些随意堆放的树枝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出行。
市民张阿姨则对货车进小区过夜比较“头大”。张阿姨住在拆迁安置小区,虽然有门岗,也有门卫,但一直有几辆大货车开到小区内停放。“听说车主都不是住这小区的,只是认识里面的租户。”张阿姨抱怨,要规范化管理,门岗不能形同虚设。
有居民告诉记者,一些老旧小区消除“脏乱差”问题,常常需要依靠特殊的时间节点,比如,岁末辞旧迎新之际、学雷锋日、卫生检查等,会有大扫除活动。这些对小区“脏乱差”现象进行的阶段性、突击性治理,固然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治标不治本,并不能达到有序管、优化管、长效管的理想效果。小区物业管理不只是看看大门、搞搞卫生这么简单,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到公共素质培育、公共秩序维护、公共资源分配、公共物业设施的维修和养护,以及处置各种公共事件等,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建引领 居民自治
中心花苑小区是浏河镇复兴社区的一个开放式、无物业老小区,以前小区楼道环境较差,乱堆乱放问题突出,且部分公共基础设施损坏严重。通过复兴社区书记项目——“楼满复兴”的介入,如今小区环境整洁、车辆停放有序,楼道“公告栏”不但贴有“文明楼道规章制度”“楼道公约”等,还设置了“文明楼道评分细则”和“值班表”。
复兴社区党委书记孙丽萍告诉记者,2020年社区启动“楼满复兴”项目,中心花苑小区第一个试点。“如今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还高效解决了30余个事项,如楼道堆放、楼道卫生、电动车不规范充电等,居民期盼已久的天然气管道也在去年开通了”。
社区书记项目试点成功。目前,“楼满复兴2.0”升级版项目已在浏苑小区和金建小区进一步推广。“项目以‘无物业小区居民自治管理’为主要内容,复兴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力量,激活居民主体意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孙丽萍介绍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定期召开小区楼道长工作会议、居民协商会议,大家聚在一起协商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努力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自我管理 共管家园
无物业小区,尤其是农村小区,能否像城市商住小区一样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在璜泾镇永乐村,答案是肯定的。
“永乐花苑是村民自建小区,建成已有十余年,绿化遮挡严重、车位严重不足等问题凸显。老百姓的事情应该由老百姓自己来决定!”永乐村党委书记朱雪琴告诉记者,“成立业委会,自己事自己管,更高效,也更能赢得居民的肯定。”
建立业委会并非易事。对于永乐村来说,已经开始运作并相对成熟的“议事厅”制度是一个先天优势。“议事制度由永乐村乐意先锋支部负责召集和主持,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成立业委会,就是通过议事平台确定的。”永乐花苑小区业委会成员陆辉告诉记者,经过自荐报名、群众推荐,村委、居民代表、党员、乡贤等集体商议,确立了7名代表,组成业主委员会,“这是我市首个农民自建房小区的业委会,我们中既有村委干部,也有居民骨干,其中部分成员是党员”。
有了业委会,小区的事情就有了“主心骨”。2022年年初居民提出的绿化遮挡、落叶堵塞下水道的问题,业委会参与实地勘察和修整方案,并经过议事平台论证,村委会负责按计划实施,过程十分高效,如今小区道路老旧、停车难问题,也进入了业委会议事日程。
“业委会定期研究、讨论小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业委会成员就在群众的身边,第一时间听取居民诉求,通过定期商议、协商解决,快速回应居民的期盼,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家园。”作为小区居民,又是村委工作人员,陆辉衔接着小区工作和村委工作,他说,相比过去,业委会更能把事情办到居民心里。“有了业委会的前期工作,村委会更多担任的是实施角色,大家分工明确,效率加倍。”
永乐村业委会的成立,进一步确立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主人翁”地位,让居民真正挑起了小区治理的担子,更深层次践行基层自治新理念。“自治离不开法治。”朱雪琴说,为了让业委会运作更规范、更有效,村委在业委会内培育“法律明白人”,并外聘法律顾问,构建长效化的法律服务机制,协助业委会建立和服务于小区更新等工作。
“法治小区” 美美与共
提升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管理质效,是群众的期盼。专业人士认为,现阶段针对部分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或物业管理虚无状况,有条件的小区,可在属地政府、社区的指导下加快召开业主大会和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业主依法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小区,属地政府、社区可在充分征求业主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导小区业主自主选择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居民自管等不同方式实现物业管理,尽可能扩大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使其步入标本兼治的长效化管理轨道。
业内人士也表示,要以法治方式引领小区治理,切实提升小区治理法治化水平。近期,《太仓市“法治小区”示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施行,在全市部署开展“法治小区”示范建设的有益探索,动员全市各村(社区)通过援法议事会,邀请村民居民代表,共同商议决定“法治小区”示范建设事宜,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记者 阚亚方 张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