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过年习俗将在春节期间登上央视 与全国观众共享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1-10


  昨日一大早,璜泾镇雅鹿村的乡村大舞台已经热闹非凡,舞龙、锣鼓队、走旱船、蚌壳舞……齐齐亮相,成千上百的居民围着红围脖,观看表演。“真热闹啊!”“这才叫年味!”人群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就在现场,央视7套的节目组架设各种设备,将璜泾人过年的热闹场面拍摄下来,在春节期间这些画面将送到全国观众面前。
  让人重温儿时过年的味道
  土生土长的璜泾人褚惠清在现场为精彩的民俗表演拍手叫好,他告诉记者,过去太仓人过年就是这么热闹,庙会上人流如织,各种民俗表演最惹人注目。近年来,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种文化表演层出不穷,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年俗却淡化了,这场热闹的集会,让人重温了儿时的年味。“小时候最爱看打莲湘,现在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褚惠清笑着说。打莲湘是一种民俗舞蹈,“莲湘”是用一米长的细竹竿做成,每节部分雕空、嵌以铁钱,两头还有鲜艳的装饰球。在现场,表演者们各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交错对击,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动作活泼。褚惠清介绍,这项民俗表演还可以边打边唱,唱词多据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十分有趣。
  最后,全体表演者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向全国人民拜年,向五湖四海送上来自太仓的祝福,现场许多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把这些喜庆的画面发到“朋友圈”中分享。
  走进农户,看太仓人家如何过年
  除了广场表演,央视摄制组还走进雅鹿村居民家中,把江南农家过年的习俗浓缩在镜头里。与北方过年包饺子风俗迥异,太仓人过年必须吃馄饨。嫩生生的荠菜和着鲜肉,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一个个如元宝般的馄饨便出现在镜头里。雅鹿村村书记介绍,过年吃馄饨,取其形,有招财进宝的意思。过年除了吃馄饨,还必须蒸年糕,过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便蒸上年糕,取义“蒸蒸日上”。
  当天,摄制组还拍下了太仓年味重要一环——“炒发禄”。现场“炒发禄”的璜泾人老唐介绍,“炒发禄”就是当地农村人把自家种的花生、南瓜子、黄豆等干货放在大铁锅里炒,一般小年夜就开炒,这叫做“炒法炒法,越炒越发”。炒好的“发禄”在过年期间款待做客的亲朋好友,叫做“吃法吃法,越吃越发”。这些风俗都是在过年的时候讨个口彩,祈求来年好运。
  最具年味的当然是大年夜的年夜饭。在央视的镜头下,太仓的“洋女婿”和一家人一起吃着最具太仓特色的年菜,本地的江鲜鲥鱼,富有江南味道的糟油草头,还有太仓特产肉松……这些美味都在主持人和一家人的互动中展示在观众面前,画面充满了温馨和喜气。
  据了解,此次璜泾镇雅鹿村外景拍摄将作为央视7套录制的“农民春晚”节目的一部分,太仓人过年的传统习俗也将通过央视平台传播到全国各地。(记者 张瑜/文 姚建平/图)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