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论道“智能制造”
2018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太仓分论坛举行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活动之一,昨天,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太仓分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德智造·共赢未来”,邀请众多业内专家和知名企业代表聚焦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传播先进理念,分享成功经验,带来优质项目,为太仓智能制造注入新活力。
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乐夫、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中国德国商会上海区域经理施咏涵等相关领导及中外嘉宾出席本次论坛。我市市委书记沈觅作太仓城市推介,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国主持,市领导徐志强、王红星、徐斌、许超震、胡捷、陈力出席论坛。
智能制造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制造强省跨越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布局,与工信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与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合作,共同推进江苏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云运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推进,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的诞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苏州市已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推进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的建设。通过这个国际论坛,更能够借鉴德国的经验,对于苏州以及太仓来说,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太仓城市推介中,沈觅表示,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太仓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突破口。一直以来,太仓始终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依托对外开放特色优势,在高端研发、产品升级、智能化生产等领域深入开展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培育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21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目前,全市德企超300家,总投超50亿美元,亩均产值、利润、税收分别达1400万元、150万元和110万元。“双元制”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荣获“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等称号。太仓高新区入选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被工信部确定为示范园区,成功举办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大会。这次论坛活动必将为太仓智能制造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市将以此为契机,立足太仓产业发展实际,加快“两化”融合步伐,推动“太仓制造”向“太仓智造”转变。
王建国表示,积极发展智能科技、不断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是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此次活动举办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对德合作优势,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太仓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中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十周年,论坛上举行了“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授牌十周年——“推进中德合作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
当天,多位业内专家和知名企业代表围绕并聚焦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进行主旨演讲和高峰对话,在传播先进理念的同时,也相互分享了成功经验。(记者 薛海荣 阚亚方/文 计海新/图)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