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渡宾馆引入“4D”管理法 30秒内取到所需物品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11-28
 
“4D”管理方法下的厨房
  “小刘,这两天下雨,大堂里的一次性雨伞套用完了,再给我拿200个吧!”11月25日一上班,陆渡宾馆礼宾部的小李就来到仓库,取一些雨伞套。不到30秒,仓库管理员小刘就把雨伞套交到小李手上。100多平方米的仓库,就小李一个人打理,她告诉记者,大到厨房用的大桶食用油,小到办公室用的大头针,她都能在30秒内找到,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酒店今年实行的“4D”管理方法。
  记者在现场看到,偌大的仓库里,各种货品按照厨房用品、日用品、办公用品分区,并按种类整齐地排放在一人高的架子上,墙壁上还贴有所有货品的拼音索引表,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表格很快找到所需物品。
  上午11点,厨房开始准备客人的午餐。记者在厨房的一面墙上看到,砍刀、片刀、蔬菜刀、刨皮刀等刀具一一按标签排列在刀架上,刀刃向内,厨师张师傅看都没看,熟练地提起蔬菜刀马上投入工作。厨师们在灶台边忙碌着,而地面上却鲜见水渍,更见不到油污,高跟鞋走在厨房的地砖上,并不觉得滑腻。张师傅叫新来的帮厨小伙去取蒜蓉酱,小伙子快步来到厨房的货架边,没费多少工夫便找到了“目标”,似乎不像是新手。在“4D”管理方法下的厨房,物品按标签排列,无论是取物还是操作,工作人员效率都成倍增长,据介绍,一道简单炒蔬从下单到上桌不超过100秒。
  下午3点,陆续有客人入住。在陆渡宾馆新大楼的房间里,家具一尘不染,床单被套洁白无瑕,与其他高星级酒店没什么不同。记者走进客房部作业区,工作人员一字排开,一条条白色的毛巾、被单、床罩等经过洗涤、烘干、整烫、折叠等程序,如一条雪白“长龙”,最终带着温热摆入置物架。每日数千件洗涤物品汇聚于此,但整个工作间没有一丝杂乱,待洗的物品也归置在专门的地方,没有凌乱地散落在各处。这里不像是一间洗衣房,更像一间“洁净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都有序地进行“实验”的一部分。
  今年以来,“4D”管理法在陆渡宾馆逐渐应用成熟。汲取日本的“5S”管理法、香港的“5常”管理法演变出来的中国式“4D”管理,是现代酒店行业标准化管理的一种方式。“从一间招待所发展起来的陆渡宾馆,经过30多年的风雨,家族经营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发展形势,服务业企业同样需要升级。”谈起这场改革,陆渡宾馆负责人徐雪娟感慨地说。去年,陆渡宾馆新大楼落成,如今宾馆已拥有250间客房、8000多平方米的用餐环境、200多名员工,依然是我市惟一一家自主经营的高星级酒店,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市场环境不景气等诸多因素,陆渡宾馆从科学管理下手,寻求生存空间。 
  “‘4D’管理直观上看,酒店环境、工作环境都更好了,工作人员效率也随之提升,深层次看,能有效控制成本。”徐雪娟告诉记者,比如仓库按照“4D”管理法整理到位,就不会发生货品找不到的现象,也不会出现重复购买或闲置过期的现象。(记者  张瑜 文/图)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