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走进娄东文化大讲堂
5月12日下午,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先生应娄东文化大讲堂邀请,在市文化馆小剧场作“永远的文学”主题演讲。拥有近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内座无虚席,有位94岁的老太提前1个小时就到达现场聆听讲座。
“为什么要说‘永远的文学’?因为文学是不能被替代的。文学能推动人的思维,推动智慧的发展,文学能影响世道人心。”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82岁的王蒙旁征博引,从中国文学谈到世界文学,从古代文学谈到当代文学,用深入浅出又不失幽默的语言,为现场听众讲述了文学的本质、作用与现实意义。
■文学具有给世界万物命名的能力
“现在出现了一种说法,认为文学正在走向没落,甚至有人预言小说将会消失。这种说法,是真实的。”王蒙说,比起电影、电视剧、音乐等文化产品,文学因文字符号的单一性和非直观性,很难在传播量和传播广度上与前者相抗衡,“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要和大家来谈谈文学。文学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它的内容,文字和语言直观性差,这是文学最薄弱的一点,又恰恰是其最强大的一点,因为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思维和情感的深度,都需要用非直观的文字来表达。”
王蒙表示,文字具有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万种情态命名的能力。他谈到自己7岁时拥有的第一本书——《小学生模范作文选》,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的第一行字,写的是“皎洁的月儿升起在天空”。幼年时的王蒙被这句话给震撼了,“以前看到月亮,却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它,而文字,却具有把人们心中的月亮展现出来的力量。”
语言和文字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将人们的感受和思维结合起来。正因如此,王蒙认为,读书,特别是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启发人们思维、激发人们的灵感,推动人们去想象、去感受。
■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和再创造
“文学作品是对世界、对生活的一种反映,但文学又能够创造自己的世界。”王蒙以“爱情”为例,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描绘的爱情之美妙,讲到“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所表达的惆怅,再讲到“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沉痛,“幸亏这世界上有文学,我们才能用文字把爱情中的美好、愁绪、困惑、悲伤展现出来,哪怕经过了百年、千年,也依然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王蒙认为,文学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此真实又如此不一样,“不读文学作品,你就不知道世界这么美好、这么可爱。”
很多时候,文学不仅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感受,还影响着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文学拥有无法解释的力量,文学中的那些经典的语言、文字,比如罗曼·罗兰的‘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些文字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影响了我们的认知水平、审美水平,没有这些文字,我们要比现在愚蠢得多。”王蒙说。
“文学是独特的。”讲座的最后,王蒙建议在座的听众们,多读读文学书籍,多支持文学的活动,让文学走得更长更远。
现场,有市民提问,在如今讲究快速便捷的网络时代,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文学要如何体现其永恒性?王蒙举了自己写的两本书为例,他的处女作《青春万岁》,定稿于1956年,出版于1979年,这本书至今仍然在被青年人阅读;另一本《这边风景》,初次定稿于1978年,出版于2013年,但依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时间会进行淘选。”王蒙说。
□记者 徐 静/文 黄潘琦/图
新闻中心
更多-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2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沙溪 总投资超13.8亿元
- 随着存量资产的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在浏河镇加速集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腾笼换鸟 激活智造新引擎
- 今年以来,沙溪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拼出“太仓速度”贡献“沙溪动能” 沙溪重点项目提速快跑
- “一区一极”建设赋能港区跃升发展
- 一批德语区项目签约、开工、封顶
- 德国奥赫尔商用车悬挂系统、美国仕驰汽车核心部件等13个在太项目在会上签约 太仓元素闪耀苏州全球招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