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科教高地初具规模…… 高新区接轨上海再提速
日前,改扩建后的沪武高速太仓新区收费站正式开通运营。此次改扩建历时1个月,涵盖旧设施拆除、收费岛及车道新建与改造、机电系统升级、照明与排水系统更新、交通安全设施配套等多项内容。该收费站是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改扩建工程首个改造亮相的收费站,进一步便利市民从高新区出行。
与此同时,连接高新区与上海嘉定区的G15沈海高速嘉浏段新浏河大桥东幅桥拓宽段全部完工,车道数量由原来的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桥梁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拓宽后的新浏河大桥向南与G15上海段无缝衔接,向北与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牵手”,大幅提升沪苏两地车辆跨界通行的效率,缓解G15沈海高速嘉浏段交通压力。
接轨上海,交通先行。近年来,高新区在交通互联方面持续发力: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加速阶段;沪苏通铁路二期太仓段、北沿江高铁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除此之外,高新区正进一步助力沪太两地区域融合发展。
在城市建设中,高新区更追求格调与温度,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备受关注的瑞金医院太仓分院正式交付;中德创新城医养中心正处于康养楼精装修施工阶段;海运堤四期、华润万象汇项目持续推进;上海外国语大学太仓附属学校等高端配套加速布局;天镜湖畔的上海三联书店项目封顶……
科教高地初具规模。太仓智汇谷·科技创新园开园一年多来,深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三大产业赛道,入驻科创项目超70个,集聚科技人才超千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汇港、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通过搭建各类产学研融合平台,成为太仓科创策源地。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围绕打造“年轻力地标”,引入多元商业业态,“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格局加速形成。
产业全域融合。高新区打破“就城论城”的窠臼,将“后城”视为港口、产业、城市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娄江新城的科教资源直接对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临港偏好型产业。长江航道局港航服务多个项目密集落地娄江新城。此外,正和干线集装箱运输、中远海特、极易科技跨境电商等20余个项目签约落户,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记者 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