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小窗口” 服务“大民生”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1-03-11

  沙溪镇连续多年荣获太仓市、苏州市两级政府“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为何有此成绩?其经验和做法又有哪些?本报记者为你揭秘。

  信访服务站是村民的“排忧站”

  3月6日,记者来到沙溪镇泰西村信访服务站时,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一个已经成功调解的案例。

  去年,这个服务站接到村民反映,村里洞星路与通港路的交叉路口要封闭,改道从桥洞出行。村民认为,该方案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接到村民反映后,服务站立即了解情况,多次与泰西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听取意见。由于该事件相对复杂且涉及市级部门,服务站对此矛盾进行提级研判,同时安抚好百姓情绪。镇信访办下派调解员了解情况,市信访局对上沟通,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处置,经过多次沟通协调,通港路洞星路解封,百姓出行恢复正常。

  据了解,泰西村信访服务站集政策法律咨询、信访接待、信访代理、矛盾调处、协商会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对部分信访矛盾问题,服务站会借助各级调解委员会的力量,进行调解处理。对涉众型疑难复杂的信访矛盾问题,实行协商会办处理。

  设立信访服务站,把信访工作延伸到了最基层,打通了信访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名义上是信访服务站,其实也是村民家门口的“排忧站”,大家不出村就能反映诉求,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行”。自服务站成立以来,泰西村再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出村上访事件。

  织密信访“一张网”

   “感谢沙溪镇信访办,你们接到我的投诉后,短短几天时间,圆满解决了我反映的工伤问题。”这是该镇某木材厂员工李某写给信访办的一条满意度评价,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之情。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3月,李某进入沙溪镇一家木材厂打工,因其已超过劳动年龄无法参保,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其购买社保。在一次干活过程中,他的左手大拇指不幸受伤,诊断结果是左手大拇指第二关节离断性骨折。由于公司不愿意为其进行工伤申报,导致李某始终拿不到相应的赔偿。

  沙溪镇信访办在网上接到李某的情况反映后,利用“沙溪镇数字综合指挥中心”平台进行交办、流转、审批。各部门负责人接收后,当即进行会商。经过协调,这家企业与李某很快达成赔偿协议,并当场将赔偿金支付到位。

  去年,沙溪镇为了促进信访事项提速增效办理,在原有的“沙溪镇数字综合指挥中心”平台专门增设“信访办理”模块,实现了信访件无纸化交办、流转和审批。此举有效提升了办理效率,可以快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真正做到简单案件10日内、普通案件30日内办结,及时办结率达100%。

  协同“作战”化纠纷

  去年底,某公司28名员工聚集到该镇信访大厅,反映因为企业停产,几位合伙老板都不愿支付拖欠的工资,他们多次索要无果。

  在听取了来访人员反映的情况后,信访办立即启用联席会议机制,召集司法所、劳动监察大队、人社等部门统筹协调。监察大队多次约谈老板,属地村委会实时关注企业动态,司法所通过调解协议确定员工工资金额,并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多个部门协同“作战”,以组合拳的方式找准突破点,仅用了几天时间,顺利帮这些员工讨回了60多万元欠薪。

  为了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完善基层信访工作,沙溪镇通过访调对接、信访代理等方式,积极推动律师、调解员、代理员、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参与信访事项协调、会办等活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效能,确保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