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太仓实践”有深度有速度有温度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2-09-30

  太仓拥有沿江临沪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全市上下锚定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这一目标,聚焦产业、交通、民生等重点领域,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太仓实践”。

  产业协同发展

  生产活力勃发

  实现产业协同是激发生产活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舍弗勒太仓新基地项目一期已完成验收,二期7月初拿到施工许可证,三期规划到年底建设。”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太仓最大德资企业舍弗勒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多年,是上海市嘉定区汽车企业最主要的轴承配套企业,近几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太仓汽车零部件产业与嘉定汽车产业关系密切,舍弗勒是其中代表。保捷锻压、联禾厚普、宏马等太仓民营汽配企业,也是上汽集团产业链重要配套企业。嘉定、温州、昆山、太仓、平湖五地会同上汽大众等一批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另外,嘉太科创产业园已吸引多家优质企业入驻。围绕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太仓高水平建设6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园,与上海张江、临港生命蓝湾等持续深化协作。

  深化区域合作

  科创共生共融

  8月30日,2022年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轮值会议在上海市嘉定区举行,接续推动核心圈建设走深走实。

  为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贡献力量,太仓奋勇争先。自2018年5月起,嘉定、昆山、太仓开始共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力求将其打造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5年来,核心圈建设不断深化。三地联合主办的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多次,协同推进了深化长三角“一网通办”等12个特色项目,“双创券”实现互通;位于太仓的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的“聚宝盆”效应愈发凸显。太仓还与上海高校院所共建了“8+1”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约70%的产学研合作与上海高校院所联合开展。

  科技创新一体化,正在将太仓变成创新要素的集散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

  路网互联互通

  时空距离缩短

  “一体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时空距离的缩短。

  9月28日,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开工。北沿江高铁在太仓境内的正线里程为28公里,建成后,从太仓前往上海、南京等地将更加快捷。

  北沿江高铁是太仓面临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利好之一。沪苏通铁路一期开通运营,南沿江铁路加快建设,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站开工……随着“5+1”轨道交通枢纽深入构建,“轨道上的太仓”已然驶来。陆路方面,岳鹿路与嘉定城北路已于2020年全线贯通,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沪太公交线路和班次持续加密……

  水上交通方面,太仓已成功跻身港口型国家级物流枢纽,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通车;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沪太通”业务,上海港太仓服务中心揭牌,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运营,“沪太同港化”进程不断提速。  

  民生共建共享

  幸福指数攀升

  长三角民生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

  2017年,太仓和嘉定首次签订水环境共治协议,推进两地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浏河塘两岸生态环境水质得以大幅提升。此后,两地又多次签订协议,维护同一片蓝天、同一河碧水。

  环境共治仅是一个方面。多年来,太仓与周边城市聚焦卫生、文体、职业教育、社会治理、养老等,合力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互补互惠。开通异地就医“自主转诊”划卡结算,与上海九院、十院等组建跨区域医联体,打造“信用嘉昆太”品牌,首创嘉太“一地两检”查控勤务模式,成立“嘉昆太”职业教育联盟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联盟……

  始于发展,终于为民。长三角一体化,让城市之间携手绘出了民生“幸福圈”。(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