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三处“起笔” 铺开冬训“新卷”
自党员冬训工作启动以来,太仓市围绕党员冬训新任务新要求,聚焦数字化分众化对象化,持续深耕“多元融创”工作品牌,在三处“起笔”,铺开虚实有度、韵味悠长的冬训“新卷”,体现冬训工作的时代感、贴合度和实效性。

在“数字赋能”处着笔 让理论学习“独具匠心”
推进冬训工作中,太仓注重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加强全媒体传播,构建党员冬训“云矩阵”,不断增强冬训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
以资源整合“建圈”,太仓借力党校等“外脑智库”,围绕冬训六大专题量身定制“冬训微课”套餐。同时升级城市服务总入口“太融e”App“i学习”理论模块,上新冬训专题内容,不断增强冬训“磁力”。
以融媒节目“破圈”,太仓创新打造理论宣讲融媒节目《理论大家说》,通过摆事实、看实践、讲理论,邀请“大家名家”讲给“群众大家”听,让大家一起说理论,打造一个真诚倾听、平等交流的“全民学习说”和“思想共振场”。
以抖音产品“出圈”,太仓开展“金句我来讲”抖音互动活动,组织党员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以微视频、微音频、微图文等方式,谈认识、话体会。开设“云上冬训”理论直播间,以“铿锵三人行”模式组建“2+X”嘉宾阵容,形成“亲密无间”的理论宣讲新态势,让冬训保持“原味”、增添“趣味”。
在“氛围创设”处着笔 让理论宣传“入木三分”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用好各类阵地点位,太仓以“冬训+”模式创设良好的冬训学习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冬训+党建”,理论有热度。太仓将互联网行业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党员冬训太仓市级实训基地,全方位打造“阅享冬训”学习空间、“冬训乡音”录音间、“冬训·漫时光”咖啡角等。同时,开展“冬训有理 E路同行,一起来打卡!”活动,以热腾腾的“理响咖啡”浸润群众心田。
“冬训+文化”,理论有广度。太仓创新打造主题影院,在潜移默化中将理论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党员群众家门口的“冬训加油站”。举办冬训文艺系列活动,以沪剧、评弹等形式传递星火之声,让冬训走出“文艺范”。
“冬训+文明”,理论有温度。依托“三下乡”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太仓以“冬训集市”“盲盒答题”趣味项目,为党员群众送上冬训文创、主题春联和理论书籍等冬训“年”礼。
在“队伍锻造”处着笔 让理论宣讲“形神兼备”
树立“人人都是宣讲员、处处都是宣讲地”的“大宣传”理念,太仓构建多元主体共讲共话的冬训理论宣讲格局。
“筑巢引燕”、定向培育。太仓擦亮“有理也声高”理论宣讲品牌,定向培育8类280余名“娄城飞燕”宣讲员。建好用好理论宣讲名师工作站,完善“名师结对”工作机制,让宣讲员选育用更具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
“雏燕赋能”、充电补钙。太仓组织90余名宣讲骨干参加冬训集中学习暨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邀请党政干部、党校专家、国企精英等讲授《基层理论宣讲的道与术》等课程。
“飞燕传音”、精准滴灌。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太仓开展上门送学,打造“乡音收音机”“理论速递箱”等载体,开设“庭院课堂”“书场课堂”等活动。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和菜单式、靶向式宣讲,在“云上太仓”小程序开设“宣讲点单”功能,通过“点单—接单—派单—评单”形式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
(苏报融媒记者 周哲 刘争 文/图)
新闻中心
更多- 我市公交紧跟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变化,优化调整上百条次线路,提档升级多座智能站台 “智慧”公交 出行更懂你
- 强健“2+2”产业筋骨,以汽配产业为核心,高端装备、半导体等产业为支撑,全力提升产业能级 锚定发展新坐标 书写双凤新答卷
- 向“新”跨越,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重点布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数字经济引领璜泾创新发展
- 对接优质资源 促进务实合作 徐华东带队在北京招商考察
- 2025太仓(北京)产业合作推介会举行 加仓长三角 就在金太仓
- 企业抢出海 外贸多元化
- 苏州太仓·西安周至2025年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举行 打造新时代苏陕协作样板
- 今年我市共排定重点项目195个,项目投资完成率已超序时进度 项目建设“拉满弓” 有效投资“后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