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交官徐金龙退休后教家乡的村民学法语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2-01
  即使是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中,学法语也是件很时尚的事。现在,城厢镇胜泾村的村民也有机会学这种语言了,教他们的,还是一位长期工作、生活在法语系国家的退休外交官。
  “蒙”、“冬”、“松”、“拨帝搭拨帝,乐滑蛇翻松泥”……上周六,胜泾村的法语大众班在村委会大会议室正式开班了,虽然一点基础都没有,但大家学得还挺投入。记者看到,当天来上课的村民有孩子、有年轻人,甚至还有一些老人。开始大家跟老师学发音还有点不好意思,在老师一次次“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大声读出来”的鼓励下,课堂上的朗读声越来越大了。
  除了学发音,当天老师教给大家的第一个法语成语就是“拨帝搭拨帝,乐滑蛇翻松泥”,老师解释说,“拨帝”就是小的意思,“搭”是又,“乐滑蛇”是鸟儿的意思,“翻”是筑,“松泥”是窝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小鸟筑巢,在法语中,小鸟筑巢还有凡事持之以恒,一定能获得成功的寓意。老师告诉大家,如果大家有兴趣学法语,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给村民们上课的老师是徐金龙,徐老师的老家就在胜泾村,他出生在上海,上世纪60年代,随父母下放又回到了当时的南郊公社胜利大队。徐金龙先后参过军,当过工人,因为表现好,1974年被胜利大队推荐上了南京大学法语系,成了有时代特色的工农兵大学生。徐金龙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其间还曾进入外交学院进修。此后,他一直在外交部及我国驻卢旺达、阿尔及利亚、马里、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工作,担任过政务参赞、总领事等职务,直到2012年退休,是一位资深外交官。徐老师告诉记者,他教村民学法语,一是自己能学法语并从事外交工作,是当年家乡人民给的机会,现在希望用这一技之长为大家做些事;另一方面,太仓人说的是吴语,法语的38个音素中,有36个在吴语中存在,学起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即使是老人,发出法语的音也不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徐老师教村民法语完全免费,他还表示,现在开的是大众班,等过一阵,还会从中选出一部分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并且有一定潜能的学生,开个专业班。考虑到大家都没有基础,他不会用“学院派”的教学方式,而是凭借自己这么多年说法语的经验,直接教大家实用的生活法语。
  胜泾村党委书记薛文明表示,现在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徐老师教大家学法语是件新鲜事,既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对年轻人来说,还能提高就业技能和竞争能力。(记者 张立)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