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蓝” 港区依港而兴向海图强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2-08-08

  从初步洽谈到签约,仅用11天时间,再次刷新招引项目的“港区速度”。7月27日,金江铜业航空航天高性能通讯关键材料及关键元件总部基地项目在港区签约,主要生产电子专用金属材料和元器件,客户集中在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放射医疗设备行业。这将推进港区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等“深蓝产业”迈上新台阶,昭示着仍在刷新的“港区速度”正在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拥抱“蔚蓝”,走向“深蓝”,陆海统筹、双向开放。站在新的起点上,港区加快走向“深蓝”步伐,下非常之功,尽非常之责,以奋斗的姿态和拼搏的状态拼出速度、冲出力度,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领域多点开花,加快提升“深蓝经济”实力,进一步做强港口经济活力增长极。

  “深蓝”工业高端“花开”

  7月14日晚间润邦股份发布公告,继中标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六台自动化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后,旗下全资子公司江苏润邦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邦工业”)又拟以现金收购卡哥特科公司旗下卡尔玛(Kalmar)港口集装箱起重机业务。这表明,位于港区的润邦工业正在进一步拓展全球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加快推进国际化的步伐。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产业关键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三大先导产业;高端装备、功能材料、健康医药三大优势产业;电力能源、轻工造纸、石油化工三大骨干产业;航运物贸中心特色产业等“333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基建项目,港区放大国家一类口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四张国家级“名片”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虹桥国际枢纽建设等机遇,用好招商服务云平台和投资“热力图”,进一步配齐配强招商专业队伍,开展“深蓝”产业链招商、制高点招商,着力引进世界五百强项目、单打隐形冠军项目、先导产业项目、外资先进技术项目和科技人才项目,推进中央企业、美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三个特色集群增量扩容,加快“数字化改造”步伐,不断做大做强临江“深蓝”工业。

  十载春华秋实,十载风生水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级开区发的港区构筑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涵养大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物贸产业与规上工业产值双双突破千亿大关,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15位,比2012年增长23位。预计,2022年港区GDP超400亿元,临江产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领域多点开花,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超1100亿元。

  物贸产业走向“深蓝”

  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休闲品牌,斯凯奇看到港区区位优势独特、开发理念先进、服务优质高效,投资3.6亿美元在港区建设中国区总部。最近,记者走进斯凯奇中国物流中心项目现场,看到弯曲有度的自动化高速分拣线向远处延伸,不同的出口对应着不同的亚太区消费者,上百名工作人员紧张忙碌,太仓正在成为斯凯奇在中国线上线下的“双总仓”。

  港区着力把港口优势变为发展胜势,让“黄金”水道、“黄金”岸线凸显“黄金价值”,加快步伐向海图强,致力打造港区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把物流通道变为经济廊道,加速贸易沉淀,推动“货值落地、税收入库”。把港口形态变为物贸业态,推动单一物流运输向完整供应链转型,积极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强化品牌招商、精准招商,高质量建设临港现代物贸产业园,加快建设港口航运物流运营中心、知名品牌物贸结算中心、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和楼宇经济创新创业中心,依托江海联运国际物流园,做大跨境电商等进境消费品贸易规模,集聚了斯凯奇、似鸟、苏宁、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大宝赢、中瑞、海通、平伊大健康等一批物贸经济项目,捧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奖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物贸经济快速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港区物贸在千亿级平台上驰骋,列统贸易企业达49家,生产性服务企业达64家,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预计,2022年港区物贸产业实现销售超1000亿元;综保区进出口总额超10亿美元,其中进口7.2亿美元,出口2.8亿美元。

  “深蓝”创新植入港城

  太仓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成为长江第一大集装箱港口、全国第八大集装箱港口和全球第25强集装箱港口,对港城的配套服务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为此,港区加快港城开发建设,加快完善提升行政商务区、精品住宅区、综合服务区、科教文体区、生态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推进港城融入港口与临江产业,推进“深蓝产业”创新,提档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服务太仓港和临江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向“深蓝”离不开城市的配套服务,只有加快建设大港城,才能集聚人气财气,走出向海图强之路,实现太仓港、临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市双城三片区”的重要一极,港城按照“魅力国开区,美丽新港城”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三年跨越”计划,稳步实施政府性投入,着力引进社会资本进驻,建设一批房地产、商业设施、安置小区等项目,加快道路的硬化亮化绿化,不断完善港城集散、服务、生活、生态等功能,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突出科技创新,港区加快推进太仓港区(同济嘉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构建“本地+飞地+离岸”的全球协同创新中心体系,提档升级载体建设,强化科技人才招引,完成国家级人才、省双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本级领军人才等各级人才申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提升城市“深蓝产业”创新能级,获评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港城核心区路网基本形成,新城花园幼儿园、港城小学、浏家港中学教学楼、浮桥中学、综合治理办公楼、七浦塘生态公园等公建配套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邻里中心、港城中兴商业街、五洋滨江商业广场建成投运。新建了荷池花园二期、建红新村二期、和平花园五期等拆迁安置小区。实施长江大保护,完善“一核一廊二园三横三纵”生态系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培育壮大港城“深蓝产业”创新,做优做美做特港城。2022年上半年,港城完成注册创新产业集群人才企业53家,提前6个月完成全年招引目标任务;完成国家级人才申报45名,同比增长650%;省双创人才申报3名,较去年增长300%;姑苏领军人才申报11名,同比增长233%;本级领军人才申报43家,同比增长438%。

  □本报记者  李孝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