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知识产权融资经验全国复制推广
“知产”高效转化为“资产”,按下企业发展“快进键”
南京知识产权融资经验全国复制推广
“以前向银行贷款,需要拿厂房、设备进行抵押,如今仅需一张技术专利证书就能搞定所需的企业发展贷款资金,而且有多种融资形式,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还有专业人士给意见,很方便、很省心。”一家位于南京自贸片区的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对南京片区在知识产权融资服务领域的诸多创新给予高度肯定。 近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推出第一批共16项最佳实践案例,南京片区“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案例入选,供全国各地在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中借鉴。全国复制推广,并被企业频频点赞,这项案例究竟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企业:给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一直以来的痛难点。南京片区打造的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给出了解决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线特色交易,让优质“知产”更方便、高效地转化为“资产”。
“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在使用知识产权的同时,可以通过折价占股、抵质押、融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获得投融资支持;还可以选择将知识产权信托化,通过残值回收、利用跨地区的技术代差进行全球范围的无形资产配置进行变现或再投资。”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实时交易、连续跟踪,平台还能大大缩减知识产权后续交易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融资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我们企业的发展速度。这个平台让企业资金需求得到了快速解决,就像给企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帮助我们在前进征途走得更快更好。”南京片区某创新型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公司最近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了一笔贷款,准备用来购买新设备。
区域:集聚效应初显
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如今,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俨然成为南京片区金融制度创新的一块“金字招牌”。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落子南京片区,既提升了南京片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又为南京片区打造“新金融中心”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
截至2021年上半年,南京片区内集聚各类金融机构逾1000家,其中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570余家,认缴规模近5000亿元。同时还设立总规模超50亿元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类投资基金,孵化金融示范项目超过50个。江北新区共有上市公司2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1家,过会企业1家,在会企业2家,辅导企业4家,另有2家企业计划今年登陆港股。
推广:立足国内布局国际
自2020年10月中旬运行以来,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签约合作机构已超过1500户,在售专利2万余件,完成专利、版权等交易1.5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超2亿元,20余万件专利在平台转化为数字资产。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片区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高科技企业已超过5559家,获得贷款授信审批的企业则超过2700家,多家金融机构已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超81亿元。
立足国内,布局国际。据悉,当前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正积极链接北美地区,开拓“国内出、国外入”的新局面,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知识产权国际化交流合作。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安琪
新闻中心
更多-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2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沙溪 总投资超13.8亿元
- 随着存量资产的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在浏河镇加速集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腾笼换鸟 激活智造新引擎
- 今年以来,沙溪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拼出“太仓速度”贡献“沙溪动能” 沙溪重点项目提速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