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又扬帆重现郑和远航史诗
昨天,“宝船重现 浏河古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活动在浏河镇举行。一艘按古法复刻的“郑和宝船”在千年古港浏河镇挂旗扬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郑和船队船员后裔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郑和宝船”是一艘仿古帆船,长35.18米、宽7.2米,主桅高25米,排水量230吨,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作大洋航行的三桅仿古帆船,由国家级非遗传承团队历时三年打造而成。“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研究了上百艘古船构造,最终选定其中一艘船的图谱进行复刻。”中国郑和研究会文化大使薛冠超介绍,该船复原了龙骨帆、水密隔舱、罗盘等,是对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实证性传承。“郑和船队当年的造船技术远超同时代欧洲水平,这艘船的建成,让世界再次见证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当“郑和宝船”的旗帜在江风中飘动,仿佛穿越到620年前,郑和从这里出发,踏上了7万余海里的征途,开辟了贯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播撒了和平友好的种子,不仅促进了中外经贸繁荣与文化交流,更书写了国与国之间睦邻友好的佳话,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21日,“郑和宝船”将向市民开放参观,同时,在船上举办郑和航海主题展以及多场直播和专访活动,通过“实体展示+数字传播”模式,打造太仓可移动的文化新地标。
太仓地处江尾海头,自古享有“东南之富域”“天下之良港”的美誉。 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因海运而诞生、繁荣、兴盛,历经数百年历史,郑和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血脉。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开放文化品牌,挖掘文化内涵底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举办系列活动展览,进一步强化太仓与郑和航海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复刻郑和宝船,重现620年前的航海史诗,传承开放包容、勇于探索的郑和文化,弘扬和平友好、敢为天下先的民族精神。今后,我市将继续以“精品力作”增强郑和文化感召力,以“精彩活动”扩大郑和文化影响力,以“精诚合作”提升郑和文化传播力,推动郑和文化“出圈”“出彩”“出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太仓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副市长周飞参加昨天的活动。(记者 陆媛/文 王啸臣/图)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