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守文化本真 赴传承之路

来源:欧红玲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4-06-07

“我由你而来,继承你的容颜血脉,体格经络,你以九州山河哺育我、以语言文字塑造我......”6月2日人民日报发布的全网主题活动-文脉华章视频在全网广泛传播。这与时隔一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来了一场梦幻联动。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守护文化的本真,踏上传承的征程,不仅是对过往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筑牢根基,当好传统文化“保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传承数千年而不息,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实践。因此,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传统文化特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保护好中华文化瑰宝,筑牢中华文化根基。

赓续前行,当好传统文化“传承者”。“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谈及文化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总是饱含深情。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然而,再璀璨的传统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只能“泯然众人矣”。因此,文化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文化传承“一池春水”,一起去探寻“何以为中国”。

与时俱进,当好传统文化“创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播者,在创新中融入文化创新的洪流,才能让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只有努力守护好文化、保护好文脉,才能让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只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面向未来,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欧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