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任应邀来太作专题讲座 建议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黄潘琦 时间:2015-09-23
  “太仓工业要降低成本,提高价值,注重智能化生产、协同化组织、个性化控制和制造服务化。”昨日上午,市人才办、经信委、工商联举办第二期“娄东企业发展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应邀作专题讲座,讲解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与环境、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特点与启示、《中国制造2025》的解析与研读以及太仓市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生动形象的讲解不仅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对在座企业家如何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继续坚持实体经济立市
  “太仓市经济基础扎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企业发展良好,新增长点项目逐渐产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优势不断凸显。”朱宏任曾多次来太调研,对太仓市工业发展表示肯定。
  对照德国企业及工业4.0,太仓工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他认为,太仓要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可以立足国家政策取向和自身优势,大力支持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升级,利用高新技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市内产业协同分享力度,优化骨干企业,增强行业竞争力,围绕专精特新,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坚持实体经济立市,积极发展重要前瞻性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培育和做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要有效衔接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认真制定“十三五”规划。
  深化改革增加做强动力
  “太仓要以改革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为取向,以优强为准则,增加做优做强动力。”朱宏任提出,把改革作为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转型升级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他建议,太仓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产业布局以及培养领军人才进行多维度研究,主动试点实践。
  他表示,太仓要围绕破解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按照做优做强要求,加快重点企业发展,形成骨干大企业顶天立地、活力中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生态。
  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
  “太仓要加快发展,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朱宏任认为,要履行保增长促发展的责任和担当,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贯彻《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他说,太仓要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主动参与对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等5项重大工程建设,抓紧启动一批既利当前又促长远的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有效投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
  同时,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打造中小企业支撑平台,利用“互联网+”,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成长。
  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朱宏任说,太仓可以加快推进市、开发区、中德中小企业园区等的重点项目和德企服务中心建设,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带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努力打造中国品牌。
  在创新经营方式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方面,他建议,组织市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学习德国企业在资本、信息、渠道、人才、管理及海外经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支持市内企业以资本、业务为纽带联合走出去,发挥驻德办事处的优势,带动市内企业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形成集群竞争力。
  太仓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大丰参加活动。(记者 李孝忠)
  

责编:黄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