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沾泥土接地气,文学才有生命力

来源:杜曦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4-03-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这是文艺的使命。”希望文学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近日国内头部文学杂志《收获》走进直播间,与广大网民互动,听取读者对《收获》的办刊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充分印证了文学只有走出象牙塔,沾泥土接地气,与人民同频共振才有生命力。

2月28日晚,董宇辉与作家余华、苏童、《收获》主编程永新在“与辉同行”直播间对谈文学,现场气氛热烈“出圈”。直播获得1.7亿个赞,在线人数峰值达到55.6万人。当晚,《收获》2024年全年订阅售出8.82万套,成交金额1468万元。“与辉同行”《收获》专场直播,是一场文学的“盛会”,在近年来严肃文学杂志订阅用户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场直播人气“爆棚”,令人振奋。

一个多月前,《人民文学》与梁晓声、蔡崇达在“与辉同行”直播间里售书也获得成功。事实证明,文学走进直播间、走近读者能收到回响。正如此次直播中程永新所言,只要能够把文学好作品、好作家真正送到读者手中,就有必要去尝试。面对这场直播“胜利”,有网友提出,《收获》是中国顶尖的文学杂志,直播中出场的都是头部作家和主编,《收获》尚且要靠董宇辉直播销售,那么每一本文学杂志是否都要来一趟直播间?都来排队上“与辉同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说明:文学需要“与辉同行”,但不能只依靠“与辉同行”;文学既要走进“直播间”,也要走出“直播间”。

文学要走进“直播间”,放下“高冷”,增强作品与读者的互动性。近年来,在城市商超、街角、公园兴起读书角、读书吧、读书屋,在互联网书店亚马逊、当当网,在番茄小说等互联网阅读平台,读书购书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场所、平台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途径,让阅读进入生活。作品阅读具有社会性,如果作品与读者脱节,写作就变成自娱自乐,作品也就失去了社会功能。文学没有阅读对象,也就不能产生共情,更谈不上发挥引领时代风尚、推动社会进步、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改变文学“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还得会吆喝文学的“酒香”。

文学要走出“直播间”,走出象牙之塔,体尝人间烟火。文学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来自人民,这是作品成功的真正流量密码。文学要“打动人心”,回归人民才有生命力。作者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读者真诚互动、听取读者的阅读需求、感受读者的阅读体验,方能写出致敬时代、礼赞人民的优秀作品。要改变目前严肃文学读者较少的局面,仅靠有限的头部作家、头部刊物在网上直播推广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量思想深䆳、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才能让文学吸引读者、融入大众。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民。可以相信,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下,广大的文学创作者必将写出更多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