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奥会开幕式看“中国自信”

来源:吕桢亚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2-02-06

立春之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盛大开幕。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叶知秋”主火炬等中国元素,不仅刷屏了中国人民的“朋友圈”,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讲述了中国故事,彰显了中国自信。

中国自信是文化自信,以“中国元素”托起“冬奥风范”。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向世界普及了中国传统的季节算法,“黄河之水天上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诗词的奔放豪迈,“一叶知秋”主火炬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绿色环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相比,我们的叙事角度正由“我是谁”向“我们与世界”转变。中国元素不再是我们用来向世界介绍自己的工具,而慢慢地变成了向世界传递中国哲学,进而影响世界的媒介。文化自信的“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是人民群众几千年来下接地气的创作。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证明我们只要读懂了中国文化的内核,就能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创造出优秀的文艺精品,让文化自信之花永远绽放。

中国自信也是发展自信,以“中国发展”彰显“国家力量”。与14年前的夏季奥运会相比,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少了一些“人海战术”,多了一些“科学技术”,这表明我国已经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国家向技术密集型国家转变。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少了刘欢、莎拉·布莱曼等明星,基本都是由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志愿者和运动员共同完成,而“奥林匹克会歌”合唱环节,更是由革命老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河北省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40多名小学生共同演绎。当天籁之音响彻“鸟巢”上空,世界又怎能不为中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而动容?接下来,我们应倍加珍惜改革开放与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中国自信更是道路自信,以“中国模式”解决“世界难题”。当前,新冠变异毒株仍在全球肆虐,部分国家奉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人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唯独中国,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与危机四伏的外部环境,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了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责任之间的统一与平衡,通过闭环管理实现了举办赛事与疫情防控的并行不悖,顺利举办了惊艳世界的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携手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的决心,更体现了为“世界问题”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的中国情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国自信”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让我们点燃希望火炬,感受冰雪激情,共赴美好未来!(吕桢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