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提速 服务暖心 我市院前急救体系惠及全民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10-22

“我婆婆头昏呕吐,担心是心梗。我们在西景瑞小区,位于204国道以西。”近日,市医疗急救站调度平台上,一则呼救电话的提示与手机定位信息同步闪现。调度员迅速核对地址、了解病情,立即调派救护车,并通过电话详细告知家属急救注意事项。救护车按最优路线疾驰前往,抵达后医护人员迅速为老人进行初步检查并转运。最终,从拨打120到老人进入市中医医院急诊室,整个过程仅用了30分钟。

  高效响应的背后,是我市不断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目前,我市已构建“1中心+6分站”的布局,实现各区镇院前急救全覆盖,从根本上缩短了服务半径。“城区服务半径不超5公里,农村地区控制在10至20公里以内,28辆救护车24小时待命。”市医疗急救站质控科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智能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急救效率。2022年,我市启用“MPDS医疗优先调度系统”,实现“电话响起,救治开始”,调度员可远程指导急救,每年帮助上万名呼救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同年上线的“120报警定位服务”精准锁定呼救位置,避免因地址不清延误救援;去年推出的“太仓急救便民服务”小程序还开通了听障人士自主呼救功能,通过文字交互响应特殊群体的急救需求。

  在市图书馆,一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正在进行。“AED开机后请按语音提示操作,但此时胸外按压不能中断,因此心梗急救最好有两人以上配合。”授课老师手把手教学,从意识判断到操作细节逐一讲解。图书馆物流部负责人认真学习后反复实操练习,并表示:“图书馆人流量大,馆内设置了AED救助站,工作人员学会使用AED,有人突发心梗也能及时施救。”

  自2021年起,我市就在学校、车站、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置“红十字生命救助站”,其核心设备为AED。目前,我市已投放200余台AED,其位置与120调度系统实时共享。市民遇到紧急情况,120调度员可指导其找到最近的AED,真正把急救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为实现“急”时有方,近年来,我市系统实施社区“急救课堂”、校园“急救探秘”、企业“应急赋能”三大行动,面向一线职工、外卖小哥等人群讲解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方法,每年培训急救志愿者500至600人。

  今年,我市还在全省率先试运行“随车医保结算”系统,实现急救费用“有据可依、有单可查、有账可对、有费可报”,患者在救护车上就能结算费用。该系统在内测期间已服务16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