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城乡居民收入逐年递增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6-07
  离暑假还有一段时间,娄江社区居民周志俊已经着手计划带孩子去内蒙古旅行了。老周在市区某国有企业工作,年收入大概8~9万元,他的妻子是企业财务人员,年收入也有7~8万元。对他们而言,每年举家出去旅行、享受生活,并非难事。
  在太仓,像周志俊这样得益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庭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的居民有很多。
  收入倍增
  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我们夫妻俩都是普通工薪阶层,2006年从外地到太仓打拼,转眼已近10个年头。” 在浮桥一家企业工作的李伟说道,每月工资从起初3000元左右,到后来4000多元,再到如今5000~6000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他们夫妻俩收入逐年提高。几年下来,他们不仅在太仓买房安家,还买了私家车改善出行条件……
  这只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缩影。近年来,在稳定就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影响下,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上升。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太仓市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收入增长基础,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为居民增收增添了新动力。
  此外,太仓市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城镇居民充分就业、优化创业环境、实施创业培训,调动居民创业激情,进一步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动了居民增收,居民收入逐年提高。统计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30400元增长至2015年的50134元,年均增长10.5%。
  新一轮发展中,太仓市将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通过推动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着力提高经营性收入,多渠道提高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转移性收入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实,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政策富民
  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近年来,太仓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始终将“富民”作为“三农”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深化农村“五大合作”改革,加快发展合作农场,深挖农业增收潜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巩固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力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十二五”期间,太仓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4543元增长至2015年的25643元,年均增长12.0%,但与农民的期待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委农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太仓市大力实施“民生共享”战略、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太仓市将进一步从“产业富民、投资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保障富民、财政转移支付富民、开发式扶持富民”等“八项措施”着手,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太仓市在推进“三产融合”过程中,将继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加大合作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不断增加其收入;结合“一村两楼宇”、村级物业项目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加大投入,进一步引导各村(社区)放大自身特色,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进一步深化土地确权、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改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农民,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