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为民服务初心 共建共享幸福田园

来源:娄江夜读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8-10

大家好!我是来自浮桥镇新邵村的顾玲燕。乡村要振兴,致富须先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始终坚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新邵村临近长江入海口,气候地理条件十分适合培育和养殖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目前,村内共有中华绒螯蟹种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扣子蟹养殖户100多家,养殖面积2000多亩。但是由于产品形式单一,扣子蟹养殖的附加值提升遭遇了瓶颈。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实现产业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村内的农业委培生们一次次深入养殖户蟹塘,了解他们在养殖技术、销售渠道、设施提档改造和品牌推广等方面的需求及目前的实际养殖收益回报,努力与他们一同尝试和探索新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提档改造种苗生产基地以及推广“虾蟹混养”“稻蟹共作”等养殖模式已经提上日程。

我们始终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本着“群众急事马上办”的原则,积极为群众解决各种燃眉之急。组建党员牵头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矛盾调解委员会等,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把“议事协商”作为基层治理的抓手,让干部从“决策者”变为“引导者”,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辖区内马头墙村落有群众反映,附近垃圾分类收集亭分布不合理,沿路沿线有不少垃圾堆积,影响交通和村容。我们立即前往现场处置,与保洁人员共同清理路面堆积杂物,使农路及时恢复正常通行。道路虽然暂时清理干净了,但是问题的源头并没有解决,围绕垃圾分类亭(房)选址、后期垃圾分类亭(房)维护及管理等问题,我们举办村民议事会,大家各抒己见,最终付诸实施。

我们村村域面积大,农户较为分散,辖区内部分道路建设时间较早,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破损,且缺少路灯或路灯光线较暗,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当前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通过召开党员研讨、群众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新路通‘心路’,点亮新生活”改造项目,助力提升村域道路交通水平。

我们通过“红色网格”排查,“选题、破题、解题”协商,动态掌握群众需求,精准提供服务方案,有效解决路不通、灯不亮、车难停等民生问题,拓宽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工作思路。2022年以来,辖区内新修筑道路8352米,架设路灯148盏,安装隔离护栏3400米,完成护岸木桩3260米,真正“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通过整合资源,力争从个性中找共性、从解决好“一件事”推及解决好“一类事”,助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开“最后一扇门”。

如今的新邵村,一幅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交织辉映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文娱生活得到丰富,享受着“共同缔造”结出的丰硕成果。

(作者:顾玲燕 浮桥镇新邵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