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双拥模式”推动军民关系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5-11-04
上周六,家住城厢镇的退役士兵王亮早早地来到太仓中专,参加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班数控专业的培训。2013年,在一家德企工作的王亮,放弃前景很好的工作,选择参军报国。王亮说,“我当初的选择是没错的,现在政府给我们安排了这么多热门课程,让我们掌握一技之长,还怕找不到工作吗?”今年,太仓市共有143名夏秋季退役士兵,他们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数控、汽车维修与叉车等6个专业进行免费学习。培训结束后,考试合格,他们还可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技能证书。有创业意向的,可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创业潜能培训,并可获得10万元两年免息贷款。
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培训安置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入伍即入学、退伍即培训、结业即就业”的培训理念,先后建立了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中心”、“成果展览中心”、“网络教育中心”、“健身活动中心”,建立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有效地构建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创业实践、创业示范、创业孵化“一条龙”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被称之为“太仓双拥模式”。
目前,全市已有1500多名退役士兵获得了国家统一颁发的职业技能合格证书,退役士兵“知晓率、参训率、合格率、就业率”均达百分之百。与此同时,依托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优势,开设了学历教育,受到退役士兵的欢迎。
通过培训,还未找到工作的退役士兵,太仓市民政局和市人社局共同组织专场招聘会。太仓市先后组织了近千家用人单位参加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有4600余个岗位可供挑选,为退役士兵就业提供广阔天地。目前,已有200余名退伍士兵走上自主创业之路,800余名退役士兵已被人社、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录用;有200多人被德资企业录用;158名退伍士兵分别走上社区、村委会等领导岗位。退役士兵已成为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
针对随军家属计划安置难的实际,太仓市于2010年12月30日出台《太仓市驻军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办法》,该办法在江苏乃至全国属首创。对自谋职业的随军家属实行“货币化”安置,体现了该市对无工作随军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为她们提供了创业资金。截至目前,该市一次性货币安置随军家属100多人,发放自谋职业经济补助金近1000万元。
在“太仓双拥模式”引领下,太仓市不断拓宽拥军渠道,创新活动载体,掀起新的双拥热潮。4年来,全市先后投入5亿多元资金用于全面加强国防建设,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3000余万元慰问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累计为驻地部队办妥各项实事380余件,军政军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记者 邢智丰)
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培训安置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入伍即入学、退伍即培训、结业即就业”的培训理念,先后建立了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中心”、“成果展览中心”、“网络教育中心”、“健身活动中心”,建立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有效地构建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创业实践、创业示范、创业孵化“一条龙”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被称之为“太仓双拥模式”。
目前,全市已有1500多名退役士兵获得了国家统一颁发的职业技能合格证书,退役士兵“知晓率、参训率、合格率、就业率”均达百分之百。与此同时,依托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优势,开设了学历教育,受到退役士兵的欢迎。
通过培训,还未找到工作的退役士兵,太仓市民政局和市人社局共同组织专场招聘会。太仓市先后组织了近千家用人单位参加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有4600余个岗位可供挑选,为退役士兵就业提供广阔天地。目前,已有200余名退伍士兵走上自主创业之路,800余名退役士兵已被人社、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录用;有200多人被德资企业录用;158名退伍士兵分别走上社区、村委会等领导岗位。退役士兵已成为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
针对随军家属计划安置难的实际,太仓市于2010年12月30日出台《太仓市驻军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办法》,该办法在江苏乃至全国属首创。对自谋职业的随军家属实行“货币化”安置,体现了该市对无工作随军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为她们提供了创业资金。截至目前,该市一次性货币安置随军家属100多人,发放自谋职业经济补助金近1000万元。
在“太仓双拥模式”引领下,太仓市不断拓宽拥军渠道,创新活动载体,掀起新的双拥热潮。4年来,全市先后投入5亿多元资金用于全面加强国防建设,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3000余万元慰问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累计为驻地部队办妥各项实事380余件,军政军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记者 邢智丰)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