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笔留住古镇老味道 广艺35名师生来沙溪写生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11-24
  “不似北方古镇的苍凉壮阔,沙溪古镇拥有小桥流水而显得秀美灵动;也不似广西、云南古镇的支离,沙溪古镇一条河贯穿全镇,有着自己的规划、完整的格局,呈现不同时期的江南独有建筑风格。”11月22日,已带着33名学生在此写生3天的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王雪峰副教授,从画家的角度这样评价沙溪古镇。
  庵桥南堍东侧临水的平台上,五六位学生围在王雪峰的周围,或立或坐,看着他以庵桥为主题写生。几笔细细的勾勒,桥的轮廓、周边的民居就已经跃然纸上,再对栏杆、垒石以及建筑的飞檐、窗棂、店招精雕细描,然后再浓淡有致地或泼墨,或白描,不到一个小时,一幅栩栩如生的写生画便展现在眼前。尤其是民居、古桥在水中的倒影,三两笔之间立马呈现,使江南水乡的特色一览无遗。同学们认真地看着,细细地记着。庵桥下,一堂生动的写生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沙溪本土画家王冰介绍,2011年10月,漓江画派、广西艺术学院将沙溪镇古镇列为写生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广西美术学院院长、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黄格胜为写生基地揭牌。“黄格胜是我的导师,他慧眼独具选择了沙溪古镇作为写生基地,我认为选得对、选得准!”王雪峰站在庵桥上瞭望着朦胧雾霭中的古镇告诉记者,“这里确实与众不同,除了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外,还依然生活着原住居民,他们传统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赋予了古镇鲜活的灵魂”。
  与王雪峰一起带队前来写生的广西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覃春铭,同时还是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他告诉记者,太仓钟灵毓秀孕育了一代代书画大家,堪称书画之乡。据他了解,太仓元代起画风即盛,明代更是出了与唐伯虎齐名的大画家仇十洲以及周玄素等;明清之际,太仓画家辈出,逐渐形成了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画”和以王原祁为首的“娄东画派”。漓江画派、广西艺术学院选择沙溪古镇为写生基地,就是要更好地加强地域间艺术文化交流,传承和弘扬古镇地方特色文化;也是让身处岭南的学子们有机会一睹江南水乡的风韵,用自己手中画笔积累更多的绘画素材。
  这次来沙溪古镇写生的学生中有的是研究生,还有的正读大三、大四。王雪峰说,这些学生已有一定的中国画绘画基础,能够把握不同风景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检验他们写生的方法和技巧是否更加合理。来自山西、在广西艺院求学的王海斌,今年已是大三。他正与同学在庵桥上尽收水乡风韵,手中的画笔在不停地勾勒、白描、泼墨。“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既不同于北方的粗犷,也不同于岭南的野性,这里自有它的从容与优雅。”他感慨地说,这几天收获颇多,一定会为今后从事国画创作带来不竭源泉。
  “我们还会再带学生来写生,留下更多原始的、原汁原味的沙溪古镇老味道。”王雪峰表示。 (记者 徐盛兵)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