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文化解码】专题片 | 乡村振兴的百年先声和历史基础(下)
来源:人民论坛网
责编:陈益
时间:2021-04-16
视频地址:http://www.rmlt.com.cn/2021/0415/611775.shtml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
主讲人:潘家恩 重庆大学高研院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高度与全局角度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体现了系统性与战略性。这二十字方针可理解为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一体化”,以及文化与治理的相辅相成并作为“三生”的支撑保障。
如果回到历史视野,乡村振兴战略其实有着逾百年的探索积累。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包括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在内的著名知识分子或实业家,他们通过回归乡土脉络、整合各种建设性力量并融合中西优秀文明,在乡村基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努力推动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在内资源的“回流”乡村。彼时,虽然在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成效有限,却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国情自觉与实践担当。
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有着相通的内涵,都充分体现着我们的国情意识、乡土自觉和文化自信。乡村建设可以说是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过程中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民间建设史,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为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等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与历史借鉴,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百年乡建,薪火相传,期待着我们的接力与同行。(文字整理/王博)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航天级材料“飞入寻常百姓家” 诺伊曼用科技呵护健康睡眠
- 太仓港综合枢纽(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建设全速推进 “物流流量”加速转为“经济增量”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太仓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
-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