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丰村古船年代不晚于元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4-10-24
专家建议:对古船进行整体搬迁;加强对古船遗物的发掘;对半泾河河道局部解剖,进一步确定古船年代


专家在考证古瓷片。

古船上发现的莲花柱础。
10月22日上午,江苏省文物局在我市万丰村半泾河古船遗址现场主持召开了古船考古与保护专家论证会,来自湖北、陕西、浙江及本省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论证会上,专家们对古船的年代作出了初步推断,认为其应当不晚于元代。专家们还对古船遗址现场前期的挖掘及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后期如何开展古船的保护、搬迁及修复工作达成了相关意见。
今年5月27日,我市半泾河万丰段河道疏浚拓宽时,在主河道外侧发现了一条木质古船。8月8日,江苏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太仓博物馆开始对古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至本月中旬,古船船体已基本清理完毕,蒙在古船之上的“神秘面纱”正被逐渐揭开。目前发掘资料显示,万丰村古船长17.4米,最宽处达4.8米,船体平面略呈柳叶形,横剖面为V形,共有11个隔舱。
据太仓县志记载,半泾河原本是一条入海的大河,在元末明初淤塞。专家们根据半泾河的淤塞时间、河道淤泥中发掘出的瓷器残片及木船结构等推断,万丰村发现的这条古船属于典型的江浙近海船型,年代应当不晚于元代。武汉理工大学顿贺教授认为,太仓是历史上曾被誉为“六国码头”的东南大港,万丰村古船的发掘对研究太仓的漕运、海运史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古船现场的文保工作目前由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承担,前期挖掘出土的船身每天都由工人喷洒化学药剂以缓和木材的衰变过程,目前船体保存较为完整,为后期的搬迁及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赵西晨教授根据古船目前的保存状况,建议对古船进行整体搬迁,避免反复搬动对文物带来损伤。专家们同时也建议,后期在对古船船体进行保护及修复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古船遗物的发掘,并运用科学手段对半泾河河道进行局部解剖,对古船周边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和取样,进一步确定古船的年代。
□本报记者 徐静/文 姚建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