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 太仓以水为墨绘就生态画卷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在63个纳入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的县(市、区)中,太仓位列第一。

今年以来,太仓生态环境局聚焦本质治污,积极推动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3月底,太仓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处于苏州最低水平。
今年,太仓大气污染防治年度项目287个,截至目前,已完成207个,完成率72.1%。太仓持续推动燃油叉车淘汰更新工作,今年累计淘汰柴油叉车182台,新增新能源叉车74台。
同时,太仓深入开展太湖流域重点行业直排企业深度治理工作,完成直排企业废水深度治理评估;推进太湖流域新一轮涉磷企业专项整治,对488家涉磷企业进行排查整治,建立“磷账本”,实施动态管理;选定重点攻坚断面,强化污染源头治理,推动支流支浜治理,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加密国(省)考断面主要干支流监测,不断提升断面水质达标稳定性。

利用无人船、无人机等手段对国省考断面及周边开展走航监测,太仓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同攻坚污染防治。依托水质自动站,密切关注相关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围绕长江干流及9条通江河道加密监测分析,“一断面一方案”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形成所有断面全覆盖、所有数据全联网的水质监测监控预警体系,保障长江干流水质稳定。
企业是污染排放的主体,太仓生态环境局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环保经理人”制度,实现重点监管企业“环保经理人”全覆盖。为加强企业环保经理人的管理,该局建立动态管理信息库,将每一名企业环保经理人的专业能力、工作资历等关键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实行动态维护、继续教育和积分制考核。
在日常工作中,太仓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企业环保经理人“互助互学,互查隐患”活动,加强线下互动交流,就清洁生产、活性炭更换周期、有机废气收集处理等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交流。

围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太仓在今年开始实施新一轮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进一步优化排污总量指标管理机制,科学提升本质治污能力、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围绕重点企业,相关部门主动开展环保“把脉问诊”,将执法与普法紧密结合,开展各类环境问题精准帮扶,为企业纾困解难。
此外,太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调整和生态空间管控区成效评估,确保全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全要素感知体系建设,打造数字化生态环境典型应用场景。落实《太仓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探索开展太仓生态质量指数EQI调查,加强湿地、林地等保护,不断提升太仓生态质量指数水平。(苏报融媒记者 周哲 刘争 图片来源 太仓发布)
新闻中心
更多- 我市公交紧跟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变化,优化调整上百条次线路,提档升级多座智能站台 “智慧”公交 出行更懂你
- 强健“2+2”产业筋骨,以汽配产业为核心,高端装备、半导体等产业为支撑,全力提升产业能级 锚定发展新坐标 书写双凤新答卷
- 向“新”跨越,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重点布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数字经济引领璜泾创新发展
- 对接优质资源 促进务实合作 徐华东带队在北京招商考察
- 2025太仓(北京)产业合作推介会举行 加仓长三角 就在金太仓
- 企业抢出海 外贸多元化
- 苏州太仓·西安周至2025年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举行 打造新时代苏陕协作样板
- 今年我市共排定重点项目195个,项目投资完成率已超序时进度 项目建设“拉满弓” 有效投资“后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