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太协同发展 携手打造苏州市域一体化合作样板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3-02-09

  昨日,昆太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暨两地科技产业园合作共建签约仪式举行。太仓和昆山跨区域协同发展,共建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携手打造苏州市域一体化合作样板。

  市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之一。昆山与太仓地域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两地同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昆太协同发展,对于区域空间重构、产业融合、资源重组、品质重塑、破除区域发展壁垒等方面有重大推动作用,并且为交通、城建、民生、创新等各个领域注入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互融共促 >>>

  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载体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园区则是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昆太协同发展来说,产业联动发展至关重要。

  走进毗邻昆山光电产业园的太仓科技产业园,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令人目不暇接。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不久前刚刚落户到此,公司总经理曾祥迅表示:“这里的产业业态成熟丰富,和昆山的产业联系紧密,公司的很多客户和供应商分布在太仓和昆山两地,落户在这里为企业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

  太仓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载运智造、新能源、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已集聚规上企业75家,产值规模106亿元。在前不久举行的城厢镇春季重点项目签约、重大项目开工开业活动中,55个开工、开业、集中签约的项目绝大多数位于昆太产业联动发展区的太仓科技产业园内,与昆山市相关产业实现了对接和协调发展,也为昆太产业联动发展进一步积蓄能量。

  目前,昆太两地围绕核心产业、关键企业、重点项目,共建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先后实施中淳电子、羽田电子等昆太产业合作项目42个,烯望新材料、豪威半导体等人才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超100亿元,产值超200亿元;现有新双晨电子、壹通能源等在谈合作项目22个,总投资约50亿元。

  协同互促、集群联动,太仓和昆山正敞怀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企业前来落户。

  强链补链 >>>

  两地产业深度合作蹄疾步稳

  当前,太仓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正在从“起势”加速转向“成势”。

  我市正围绕“3+3”产业发展目标,全力打造“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综合优势突出”的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目前,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产业均超千亿级规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正成为产业“新地标”。

  协同,有利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两座城市跨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带动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的合作对接、文化的交流提升,从而拥有更广阔区域经济的支撑,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大经济体量,获得更可持续的发展。

  如今,我市正积极推进“3+3”产业创新集群和昆山“2+6+X”产业体系优势互补,重点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两地主导产业,协同打造苏州先进制造增长极。高端装备产业方面,我市舍弗勒是昆山浦项汽配的重要下游客户,合泰机械是三一重机全球最佳供应链企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我市斯迪克、华盈电子长期配套昆山恒铭达、纬创资通等企业;先进材料产业方面,我市旭川化学、申久集团是昆山中粮包装、利特自动化企业的下游客户。

  不仅如此,太仓和昆山两地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也呈现出紧密合作的良好态势。例如我市舍弗勒公司的双离合变速器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工艺均与昆山企业有着紧密合作;昆山立讯精密的5G终端天线产品的部分工艺在我市完成。

  合作共赢 >>>

  筑起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新高地”

  昨日开工奠基的昆太协同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创新“枢纽带动、融合联动、整体协同”发展模式,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和运营发展智能化的智慧园区,有力推动昆太两地数字经济新兴企业成长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下一步,两地将加快建设昆太物贸协作区,发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引领作用,加速昆太企业外贸货源“陆改水”进程,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强化太仓港近洋枢纽港及远洋中转基地整体服务能力,在昆山区域加快推进无水港建设,提升昆太陆路物流链便捷度;加强两地自由贸易联动创新区建设,争取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我市将充分依托“东翼”娄江新城组团、“南翼”科教新城组团,发挥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江苏先进无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资源优势,打造昆太环大学科创生态圈。每年实施昆太“揭榜挂帅”联合攻关项目10个,放大两地科技镇长团作用,以“项目+子课题”的方式,引导两地企业、高校院所协同技术攻关。

  两地将围绕汽车电子、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构建区域汽车产业联盟,围绕半导体、智能显示等核心领域,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两地汽车产业产值规模超2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超8000亿元。

  立足优势互补,坚持合作共赢。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风口,昆太两地携手打造苏州市域一体化合作样板,全力绘就长三角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本和典范。在发挥既有地理区位便利的同时,形成更加深度的产业互动,筑起了颇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新高地”。(记者 薛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