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朱涛医生 时刻为病人着想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7-04-19

一天深夜,有位尿毒症患者病情恶化,胆管炎并发感染性休克,ARDS,严重低氧血症,病情十分危急,市一院值班医生请求朱涛亲自到场抢救。接到电话,正在家休息的朱涛一句话也没说,立刻骑上摩托车顶着暴风雨前往医院。经过一夜的抢救,病人的病情稳定了,而他自己却发起了高烧。科里的同事都劝他回家休息,他却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他说回家休息还担心病人病情恶化,不如在班上心里踏实点。
“朱医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心里装着病人……”“涛哥工作的时候很帅!他工作认真严谨,生活中又温文儒雅,抢救病人棒棒哒……”说起市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朱涛医生,同事们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的第三届“百名医德之星”、“十大医德标兵”名单日前揭晓。朱涛获评“百名医德之星”。朱涛进入市一院工作30多年,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深受患者的好评和爱戴。
一年前,朱涛的父亲突发中风,接到电话时,他正在看专家门诊。他本想立刻起身回去,可看到门口一长串的候诊病人,他马上打电话给做护士的妻子,请她把父亲接到医院。候诊的病人听说了都很感动,说:“我们不急,你赶快回去吧!”可他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直到为所有病人诊断结束。
类似这样的事,真是数不胜数。为了在第一时间抢救病人,他时常不能准点用餐。多年的劳累,导致他得了胃溃疡,每次发作,胃痛难忍,他却总是和同事们开玩笑说:“我和胃病是老朋友了,它时不时地也要来看看我。”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以来,朱涛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在安排好病房工作的同时,急诊科的重大抢救中总有他的身影。
尽管工作十分忙碌,在家中朱涛仍然兼顾好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他的父亲中风偏瘫后,他经常抽空带着妻子、女儿,买上吃的、用的,去看望老人,亲自喂饭喂药,并帮助父亲做各种功能锻炼。老人解不出大便,他就用手去抠;为了锻炼父亲的语言功能,他还教老人背唐诗。在他的悉心照顾下,父亲中风10个月后,竟然可以自己下床走路了,智力和语言功能也基本恢复。每逢过节,他实在抽不出空给父母做好吃的,就到餐馆订几个老人喜欢的菜,送到父母那儿,让他们能开开心心地过节。只要有空,他又总是带着家人和老人们一起过节,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一位溺水后昏迷不醒的大学生,在朱涛等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获得了新生,新学期开学,他特地让妈妈送来锦旗,对救他的医生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还有不少病人家属为了感谢朱医生给他送上红包,他总是谢绝。有时实在难以拒绝,他就将钱交到住院部,作为病人的住院费。他的举动得到了病人家属的一致好评。在治疗过程中,他时刻为病人着想,尽可能选择价格低廉而有效的药品,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记者 杨拴明 文/图)
“朱医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心里装着病人……”“涛哥工作的时候很帅!他工作认真严谨,生活中又温文儒雅,抢救病人棒棒哒……”说起市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朱涛医生,同事们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的第三届“百名医德之星”、“十大医德标兵”名单日前揭晓。朱涛获评“百名医德之星”。朱涛进入市一院工作30多年,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深受患者的好评和爱戴。
一年前,朱涛的父亲突发中风,接到电话时,他正在看专家门诊。他本想立刻起身回去,可看到门口一长串的候诊病人,他马上打电话给做护士的妻子,请她把父亲接到医院。候诊的病人听说了都很感动,说:“我们不急,你赶快回去吧!”可他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直到为所有病人诊断结束。
类似这样的事,真是数不胜数。为了在第一时间抢救病人,他时常不能准点用餐。多年的劳累,导致他得了胃溃疡,每次发作,胃痛难忍,他却总是和同事们开玩笑说:“我和胃病是老朋友了,它时不时地也要来看看我。”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以来,朱涛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在安排好病房工作的同时,急诊科的重大抢救中总有他的身影。
尽管工作十分忙碌,在家中朱涛仍然兼顾好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他的父亲中风偏瘫后,他经常抽空带着妻子、女儿,买上吃的、用的,去看望老人,亲自喂饭喂药,并帮助父亲做各种功能锻炼。老人解不出大便,他就用手去抠;为了锻炼父亲的语言功能,他还教老人背唐诗。在他的悉心照顾下,父亲中风10个月后,竟然可以自己下床走路了,智力和语言功能也基本恢复。每逢过节,他实在抽不出空给父母做好吃的,就到餐馆订几个老人喜欢的菜,送到父母那儿,让他们能开开心心地过节。只要有空,他又总是带着家人和老人们一起过节,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一位溺水后昏迷不醒的大学生,在朱涛等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获得了新生,新学期开学,他特地让妈妈送来锦旗,对救他的医生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还有不少病人家属为了感谢朱医生给他送上红包,他总是谢绝。有时实在难以拒绝,他就将钱交到住院部,作为病人的住院费。他的举动得到了病人家属的一致好评。在治疗过程中,他时刻为病人着想,尽可能选择价格低廉而有效的药品,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记者 杨拴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