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从“心”开始,呵护“幼苗”健康成长

来源:徐怡梅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4-05-27

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在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青少年心理健康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着眼未来,应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完善教育体系,构建心理健康防护网

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防护体系的基础,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确保每周有固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心理素质。此外,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干预和帮助。

二、强化家校社联动,形成心理健康合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家校社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我们还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社区、医院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咨询服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通过家校社联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心理支持,推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心理健康良好氛围

宣传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户外显示屏、宣传栏及网络平台的作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全方位推广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启动,是一项重要举措。对未来社会栋梁之才精心呵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我们要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徐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