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 精准施策 筑牢根基 双凤匠心绘就“八五”普法新图景
自“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双凤镇紧扣太仓市“八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从创新宣传形式、精准靶向施策、筑牢基层根基三个维度发力,精心打造“法润双凤”特色品牌。
创新形式
点燃全民学法热情
“以前觉得法律离生活很远,现在通过趣味问答、短视频,家里老人都能看懂民法典了!”提起双凤镇的普法活动,居民王阿姨赞不绝口。为打破普法“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双凤镇以“接地气、有趣味、全覆盖”为原则,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双凤镇利用劳动节等节假日,以及重大法律政策出台的关键时期,围绕宪法等核心法律开展集中宣传。同时,邀请法律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用“案例+解读”的方式,拆解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热点条款;组织“民法典趣味问答”,设置小礼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安排网格员入户走访,将印着法律要点的宣传册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手中。
除了线下普法,双凤镇还紧跟新媒体潮流,制作了多个普法小视频,内容涵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农民工维权”等民生话题,通过镇微信公众号、村(社区)居民群广泛传播,掀起全民学法热潮。
靶向施策
提升全镇法治素养
普法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近年来,双凤镇坚持分类施策,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普法内容,构建起分层分类的普法体系,让法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双凤镇将领导干部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常态化。每月组织1次机关干部学法活动,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解读最新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有效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与依法决策能力。
针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双凤镇全面推进法治素养提升“强基工程”,围绕基层治理中的重点内容,每季度开展1次专题培训,帮助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掌握“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如今,双凤镇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依法处理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等问题的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
聚焦青少年这一“未来多数”,双凤镇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联合民政、教育部门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七彩夏日”等活动。法治副校长们通过“法律小故事”“模拟法庭”等形式,向学生普及“预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等知识,并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让法治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针对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双凤镇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面向老年人举办“防范养老诈骗”专题讲座,揭露“保健品诈骗”“虚假投资”等常见骗局;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工资拖欠、工伤赔偿等问题;为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手册,现场解答“社会保障”“无障碍设施使用”等疑问,实现普法全覆盖、无遗漏。
筑牢根基
强化基层法治建设
近年来,双凤镇从“阵地建设”“队伍培育”两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在阵地建设上,双凤镇全力推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打造了多个特色法治阵地。在队伍培育上,双凤镇重点打造法律明白人队伍,通过“群众推荐+严格选拔”,从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退休教师、热心群众中筛选出法律明白人100余名,实现“一个网格至少两名法律明白人”的覆盖目标。如今,这些法律明白人已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去年,累计协助调解邻里纠纷120余起,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次,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今后,双凤镇将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加大普法力度,进一步深化“法润双凤”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夯实基层民主法治基础,让普法更贴近群众需求,吸引更多人参与基层法治建设。(记者 杨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