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泾开启“智慧治水”新模式 河中水质明显改善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11-14
外随塘河位于璜泾镇北部,过去由于河道附近养猪场污水直接排入,导致这里的水质恶化发臭,尤其是在高温季节,臭气四溢,曾经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可喜的是,最近途经这条河附近的居民发现,附近养猪场已销声匿迹,变成平地;河里多了一些水生植物。该镇在对其中心河道——老市河的治理过程中,除重建污水管线、建成龙池换水泵站,让水“清起来”“流起来”外,也引入了这种生物净水模式,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帮助修复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河中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这些水生植物并不是直接种在水里,而是“插”入生物浮床里。据璜泾镇水利站林站长介绍,生物浮床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的生物生态设施,“在河道里设置生物浮床,再加上曝气装置,有利于水生植物与水体中的生物发生反应,共同来帮助河道净化水体。”
今年以来,外随塘河、老市河两条市级河道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得益于璜泾开启的“智慧治水”新模式。
治污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效管理至关重要。确保常态长效,落实“河长制”是关键。
璜泾镇水系发达,水网密集,镇内共有各级河道480余条。在摸清各条河道情况的基础上,璜泾镇制定了《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成立镇“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镇“河长制”办公室,全面建立镇、村、生产河道三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的全线覆盖。
璜泾镇部分河道沿岸存在垃圾乱倾倒、养殖厂排污、工业企业违规排放等现象。为此,该镇按照“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的工作原则,建立河道档案,并结合各河道不同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因河施策,采取截污纳管、疏浚清淤、水系沟通、生态修复、长效保洁等综合性措施,着力解决河道水质污染。
引入智慧化手段,建立常态化“回头看”制度。每隔一段时间,一架大疆无人机便会出现在璜泾镇上空,这是璜泾镇水利站为推进“河长制”购置的一大利器。水利站工作人员只要打开手机,便能查看镇区内所有河道的拍摄画面。“在厂区周边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河道,由于相对位置较为隐蔽,很容易造成污染。”水利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利用GPS定位、无人机航拍、建立微信巡查群等信息化、智慧化手段,不仅能对镇区内的“盲区死角”河道进行排查,还能实时监测河道治理后的反弹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治,确保水环境治理取到实实在在成效。
为督促各级“河长”履职,确保整治及时到位,璜泾镇河长办还研究下发了《璜泾镇河长制工作联系单制度(试行)》,由河长签发工作联系单,对河道治理管护重要事项进行督办,通过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璜泾镇全面启动实施“河长制”管理机制。在全镇范围内树立“河长制”公示牌,加强“河长制”宣传,努力提高沿河居民及企业意识,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岸下治理为标,岸上截污为本。目前,该镇河道内的清淤、生态修复等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岸上雨污分流建设,及时做好巡查、检查工作,健全“河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力求河道治理见常态、见实效、见长效,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目标,打造水清岸绿新景观。(见习记者 刘志婷)
这些水生植物并不是直接种在水里,而是“插”入生物浮床里。据璜泾镇水利站林站长介绍,生物浮床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的生物生态设施,“在河道里设置生物浮床,再加上曝气装置,有利于水生植物与水体中的生物发生反应,共同来帮助河道净化水体。”
今年以来,外随塘河、老市河两条市级河道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得益于璜泾开启的“智慧治水”新模式。
治污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效管理至关重要。确保常态长效,落实“河长制”是关键。
璜泾镇水系发达,水网密集,镇内共有各级河道480余条。在摸清各条河道情况的基础上,璜泾镇制定了《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成立镇“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镇“河长制”办公室,全面建立镇、村、生产河道三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的全线覆盖。
璜泾镇部分河道沿岸存在垃圾乱倾倒、养殖厂排污、工业企业违规排放等现象。为此,该镇按照“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的工作原则,建立河道档案,并结合各河道不同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因河施策,采取截污纳管、疏浚清淤、水系沟通、生态修复、长效保洁等综合性措施,着力解决河道水质污染。
引入智慧化手段,建立常态化“回头看”制度。每隔一段时间,一架大疆无人机便会出现在璜泾镇上空,这是璜泾镇水利站为推进“河长制”购置的一大利器。水利站工作人员只要打开手机,便能查看镇区内所有河道的拍摄画面。“在厂区周边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河道,由于相对位置较为隐蔽,很容易造成污染。”水利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利用GPS定位、无人机航拍、建立微信巡查群等信息化、智慧化手段,不仅能对镇区内的“盲区死角”河道进行排查,还能实时监测河道治理后的反弹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治,确保水环境治理取到实实在在成效。
为督促各级“河长”履职,确保整治及时到位,璜泾镇河长办还研究下发了《璜泾镇河长制工作联系单制度(试行)》,由河长签发工作联系单,对河道治理管护重要事项进行督办,通过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璜泾镇全面启动实施“河长制”管理机制。在全镇范围内树立“河长制”公示牌,加强“河长制”宣传,努力提高沿河居民及企业意识,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岸下治理为标,岸上截污为本。目前,该镇河道内的清淤、生态修复等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岸上雨污分流建设,及时做好巡查、检查工作,健全“河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力求河道治理见常态、见实效、见长效,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目标,打造水清岸绿新景观。(见习记者 刘志婷)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