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5-07-09

什么是非法集资,如何避开非法集资陷阱?太仓建行工作人员介绍,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太仓建行工作人员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非法集资一般会以高额回报、虚假项目、虚假宣传、亲情诱骗这四种手段来牟利。为拉拢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不法分子大多注册了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另外,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制造虚假声势。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扩充,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太仓建行工作人员表示,规避非法集资陷阱请记住“三要、三不要”。首先,要理性,不要侥幸。牢记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坚守理性底线,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理,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侥幸心理蒙蔽双眼。其次,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金融消费者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不要冒险投资。第三,要警惕,不要盲目。所谓“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很可能是障眼法,一定要多留心眼,不要听风就是雨,盲目“随大流”投资。(记者  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