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国家公祭”,在缅怀同胞中祈愿和平永驻

来源:沈柳晨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12-13

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凌厉的警报声再次响彻上空,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死难同胞,就是要牢记侵略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恪守不忘过去、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举行国家公祭日是要缅怀过去、更要告慰先烈。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40多天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戮。这是血与泪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心灵深处难以消弭的伤疤。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指出,“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国家公祭日不仅是缅怀过去,更要告慰先烈、警醒国人。我们铭记历史、告慰亡灵、勿忘国耻。每一位中华儿女定将永远牢记那段苦难屈辱、不堪回首的历史。

举行国家公祭日是要铭记历史,倍加珍爱和平。国家公祭日承载着和平的内涵,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立场,守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历史告诉我们,和平需要争取,和平需要维护,和平需要礼赞。12月8日和9日,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一场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开创未来为主题的大型舞台音乐组歌《和平的祈愿》演唱会隆重举行。以珍爱和平之音符,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不断为各国人民永享和平与安宁作出贡献。

举行国家公祭日既是国家记忆,也是世界记忆。国家公祭,意味着公祭活动从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国家记忆上升到世界人类共同记忆。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创伤,更是世界现代文明史上人道主义的一场灾难。从1980年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拉贝日记》《魏特林日记》《东史郎日记》等一批对于史料记录着日军罪行;国内12月12日一部反映守护历史记忆、传递和平理念的微缩摄影短视频《共同的记忆》在多个平台发布,以全新的视角、浓缩的情感进行讲述,表达着中国始终守护传承历史记忆、向全世界传播和平理念的担当和作为。

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今天,我们对逝者的告慰,是缅怀,更是在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今天,我们牢记历史的苦难,是警醒,更是在彰显发愤图强的坚定。今天14亿中国人民正步履铿锵、昂首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沈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