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问鼎苍穹,铸就飞天梦想

来源:欧红玲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10-31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中国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最古老的观象台、最完整的天象记录。一直到今天,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也从未停止。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于北京时间11时14分发射,中国航天30次奋战以30次捷报“续航”,点燃着航天史上那抹独属中国的东方烈焰。

神龙腾飞,默默坚守铸就飞天梦想。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上马,至今已是“而立之年”,而一次次问天探索的背后,是一群默默坚守的航天人,“较真”细节,排除风险。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在即,突发推进剂泄漏,刘华兵毫不犹豫冲进去,和同事只穿戴简单的过滤式面具,忍受着呼吸道火辣辣的灼伤感,朝着燃料浓度最高处,摸寻泄漏点,查清设备泄漏原因后,作为主操作手的刘华兵一直坚持到故障处理完毕,晚上就住进了医院,当天,天宫二号如期发射。在航天领域,有着无数这样的飞天铸梦故事,一次次排除险情,一次次保障任务,扎根大漠,助推问鼎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是他们托举起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问鼎苍穹,飞天英雄傲立浩瀚宇宙。2003年10月15日,38岁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第一位踏入浩瀚太空的中国访客。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2021年,57岁的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聂海胜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在浩瀚天宇,继续飞出中国龙的轨迹”。除理论学习外,航天员主要在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舱外服试验舱、虚拟现实训练器四个设备上进行模拟训练,航天员在太空出舱工作的顺利执行,都有陆地上辛勤汗水的鼎力相托。

勇攀高峰,航天大国创新日新月异。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延续了对我国航天领域的技术封锁,面对困境,我国科学家迎难而上,以自力更生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以自主创新视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准确入轨,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2021年5月10日,中国探测器“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抵达火星,点燃了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逐梦星辰。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中国正以日新月异的创新速度怀揣寰宇,扶摇直上九万里。

透过这成百上千颗依然高悬于穹顶之上的星辰,我们看到了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代代航天前辈们用渐染霜华的鬓发,满含对航天事业永恒不改的初心,以载人神舟的腾飞,奋力筑起了逐梦苍穹的航天强国梦想之路,从而让中国航天的飞天烈焰越燃越旺。(欧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