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明社会美德与品质的“身份证”

来源:王乐屏 责编:陈益 时间:2022-06-13

6月14日是信用记录关爱日。“信用记录”这四个字读起来分量很重,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愈趋重要。而和“信用”两字紧密关联的就是“诚信”两字。

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它是美德与品质的集中体现。“诚信”是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千百年来,诚信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优秀的传统美德,历世代所信奉而不弃。诚信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越发完善,“诚信无处不在”。诚信正逐渐成为烙在每个人身上的标签,成为文明社会的“身份证”。一证持有,社会通行。

诚信氛围的壮大源于文化的滋养。“诚”为立身之本,“信”为行为之纲。诚信是植根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价值观。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诚信文化渊源流长,有赞美诚实歌颂守信的名言警句,有广为称颂的诚信人物。两千年前孔子就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我国的语言体系中,也有大量诸如“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可知也”、“人无信而不立”等称颂诚信精神的语句;古有秦末季布、东汉杨震、北宋晏殊,今有“感动中国”谢延信、吴玉兰……这些诚信之人、诚信之事就像一个个璀璨星辰,成为了诚信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

诚信行为的践行来自社会的共识信誉是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守信的成本往往大大高于不诚信。小到以次充好,短斤缺两,大到论文造假、偷税漏税,不诚信往往能够得到“大实惠”。诚信这一内在修养并非与生俱来,诚信社会的建设也并非一蹴而就。诚信宣传的深入、社会舆论的监督、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等等,长期诚信行为的养成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社会认同和诚信路径共识。要形成全社会共识:个人违背了诚信,孤立无助,寸步难形、无法生存;企业违背了诚信,法律制裁、产品滞销、关门破产。当不诚信带来的后果大于遵守诚信付出的成本时,天平倾斜,诚信行为才能在长期的倾斜天平中养成。

诚信底线的遵守需要法治的约束。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立法,使诚信社会建设尽早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最被人熟知的一项可能就是失信个人被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在购买机票、高铁票、入住星级酒店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越来越完善的诚信考评机制的建立,明确的信用法规的出台,必将使诚信变得可量化,而诚信结果运用在更多领域、更多方面,建立联动机制,才能让诚信行为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

内诚于心,外诚于人。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发展,“诚信”二字必将不仅止步于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它将成为每一位公民随身携带的隐性“身份证”,诚信公民、诚信社区、诚信企业……更加诚信的社会环境必将推动更加和谐的社会发展。(王乐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