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鸡头米”开塘采收 采收规模80余亩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7-08-07


上周五清晨,记者早早来到位于电站村的绿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芡实种植基地。当天,也是我市有史以来大规模采收芡实的第一天。种植芡实30多年的金林全正在品鉴刚采收上来的芡实,只见他剥开一只灰红色、有一个半拳头大小的果实,里面露出了红色的小果子,用嘴一咬,果壳裂开,露出雪白的果实。老金乐呵呵地说:“这就是鸡头米,太仓今年第一次较大规模种植,这一片水田有100亩之多,大部分种的是鸡头米,也有少许茨菰、荸荠。今年这里种的鸡头米质量比较好,个头大,果实饱满,浆汁鲜甜,色泽亮丽。”
老金介绍,随着芡实影响力的增大,年年都是供不应求,他们原本在吴县一带种植,去年下半年才来到太仓租下这块地种植,目前来看,太仓也可以推广种植芡实。今年,太仓市民可以品尝到地产的新鲜芡实了。
刚采摘下来的芡实外形像鸡头,因此苏州人叫它鸡头米,不少人又称它“水中人参”,其果肉营养价值颇高。芡实和荷花是近亲,叶子如同圆盘,漂浮于水面上,叶间长有粉紫色花骨朵,它的果实为白色,没有莲子那样的苦味,味道清香,吃起来柔软。
老金拿起一个鸡头米,剥出一个莲子大小的硬果子,细看了一下,然后高兴地说,这批芡实总体还是不错的,七八个鸡头可以剥出一斤上下的果实,一斤果实目前在市场上可以卖到110元到130元呢!他介绍,采收鸡头米是一个很辛苦的活儿,俯身弯腰从水田里采下鸡头后,清洗干净,一个工人一天最多能剥10斤果肉,一个月下来也就赚个4000元,不套上指甲套,根本就没法剥。这块田种了80亩鸡头米,从现在起可以采收两个多月,一亩田估计毛收入在1万元左右。
苏州人对鸡头米的热爱由来已久,在许多菜肴里都会有它的身影,清炒、煲汤、煮粥都行。《黄帝内经》中记载,鸡头米是上品药材之一,性味甘、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据说,苏东坡就极喜芡实煮成的鸡头米粥,并称“粥即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记者 姚建平/文 计海新 姚建平/图)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 徐华东走访调研外资企业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我市在具身智能产业细分赛道发力深耕 探索打造机器人“灵巧手”
- 港区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5%,3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 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构建创新研发矩阵 舒适融入斯凯奇的DNA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