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鸡头米”开塘采收 采收规模80余亩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7-08-07


上周五清晨,记者早早来到位于电站村的绿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芡实种植基地。当天,也是我市有史以来大规模采收芡实的第一天。种植芡实30多年的金林全正在品鉴刚采收上来的芡实,只见他剥开一只灰红色、有一个半拳头大小的果实,里面露出了红色的小果子,用嘴一咬,果壳裂开,露出雪白的果实。老金乐呵呵地说:“这就是鸡头米,太仓今年第一次较大规模种植,这一片水田有100亩之多,大部分种的是鸡头米,也有少许茨菰、荸荠。今年这里种的鸡头米质量比较好,个头大,果实饱满,浆汁鲜甜,色泽亮丽。”
老金介绍,随着芡实影响力的增大,年年都是供不应求,他们原本在吴县一带种植,去年下半年才来到太仓租下这块地种植,目前来看,太仓也可以推广种植芡实。今年,太仓市民可以品尝到地产的新鲜芡实了。
刚采摘下来的芡实外形像鸡头,因此苏州人叫它鸡头米,不少人又称它“水中人参”,其果肉营养价值颇高。芡实和荷花是近亲,叶子如同圆盘,漂浮于水面上,叶间长有粉紫色花骨朵,它的果实为白色,没有莲子那样的苦味,味道清香,吃起来柔软。
老金拿起一个鸡头米,剥出一个莲子大小的硬果子,细看了一下,然后高兴地说,这批芡实总体还是不错的,七八个鸡头可以剥出一斤上下的果实,一斤果实目前在市场上可以卖到110元到130元呢!他介绍,采收鸡头米是一个很辛苦的活儿,俯身弯腰从水田里采下鸡头后,清洗干净,一个工人一天最多能剥10斤果肉,一个月下来也就赚个4000元,不套上指甲套,根本就没法剥。这块田种了80亩鸡头米,从现在起可以采收两个多月,一亩田估计毛收入在1万元左右。
苏州人对鸡头米的热爱由来已久,在许多菜肴里都会有它的身影,清炒、煲汤、煮粥都行。《黄帝内经》中记载,鸡头米是上品药材之一,性味甘、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据说,苏东坡就极喜芡实煮成的鸡头米粥,并称“粥即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记者 姚建平/文 计海新 姚建平/图)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