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智囊团为太仓“融入上海”开良方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1-25
   “之前是两家人,现在要做一家人,就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有机融合”,“上海需要在转型中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太仓能做的不仅仅是承接转移,还要有筛选机制,实现某些产业间的互动。”1月22日下午,市发改委融入上海外聘专家组进行全体专家会议,上海专家齐聚一堂,为太仓市推进“融入上海”战略建言献策。
  去年下半年,市发改委组织上海市政府有关领导、上海相关机构的专家14人组成外聘专家组,为太仓市深化对沪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在此次会议上,太仓市新近提出的“融入上海”发展战略,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周效门说,融入概念的提出,其实就是从“两家人”的关系变成了“一家人”。他认为,太仓和上海历史渊源深厚,语言相通、文化相通、理念相通,太仓在临沪城市中较早提出“接轨上海”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基础,深化各领域的合作交流,符合“十三五”期间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的要求。
  周效门对太仓市情况十分了解,他还参与了太仓市“十三五”规划及“融入上海”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如何做好“融入上海”这篇文章?周效门认为,要用市场化的办法全面融入上海。之前的合作带有较强的随机性,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今后要在市场运作的前提下,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全面合作。近期要重点抓好交通、产业的对接,搭建好平台,实现人与信息的有效流动。他建议太仓市更多地派出领导干部到上海市、区、乡镇、园区等各层面挂职,强化交流,为合作奠定基础。
  产业的融合是专家讨论发言的重点。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总干事程建新表示,上海要在产业转型中加强与近邻的合作,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发展,“十三五”期间,合作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太仓本身发展得不错,与上海合作,不仅仅是承接转移,而是要在一些产业上谋求互动,将配套的人才、研发吸引至太仓,形成太仓的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的能级。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虎祺说,上海提出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太仓也提发展先进制造业,但细细思考,这其中还是有错位的,上海的先进制造业要求的技术含量更高、块头更大,比如发展大飞机产业,而一些中小规模的项目,发展前景也不错,则可以到太仓发展。
  关于合作的方式,周效门和程建新均认为共建园区是比较好的选择。周效门提出,在具体操作中,两地可以将共建园区作为推动合作的切入点,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建设管理园区。程建新则强调,园区合作中要特别注意实际运作,选择和培育好符合园区定位的项目。
  专家们普遍认为,上海有产业优势,太仓距离上海很近,有物理空间,优势互补十分明显,下一步可以在很多具体方面深入合作,如抓住机遇,分享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形成的巨大“蛋糕”;强化农业合作,发展针对沪上游客的高端休闲农业;发挥环境优势,吸引上海人士前来安家置业等。(记者 戴周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