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救助医疗困难群众 太仓创新做法引起中央关注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1-20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太仓市医疗救助工作得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注。介绍太仓市提高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创新做法的文章——《江苏太仓市整合资源实时救助因病贫困人口》被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印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医疗保障机制创新,建立起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线,补充性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为辅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管理服务、制度设计、职能定位、信息共享、资金配套等方面主动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实时医疗救助平台,将对困难人群医疗救助由事后救助发展为“实时救助”,更好地发挥医疗救助独有的制度优势和社会效益。
太仓市先后出台10多个关于医疗救助的专项文件,医疗救助在对象、病种、标准、方式、程序和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不断深化,救助项目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太仓市不断扩大救助对象,从医疗救助制度建立时主要针对低保对象,扩大至低保标准两倍的家庭,从相对单一的民政服务对象,扩大到覆盖工会、人社、计生、组织等多个部门的服务对象;对特困人员医疗救助的内容也从先付钱后报销的医疗救助审批形式,发展到目前的实时医疗救助,同时对所有低保、五保、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实施保费减免,2011年实施低收入家庭人员年度专项医疗救助政策,对享受基本医保、“大病商业再保险”补偿后自负费用仍达到一定金额的参保困难对象进行第三次补偿;在救助力度方面,对三无、五保、低保、低保边缘、重残等对象实行零门槛准入,每年个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由财政负担,对住院及一类特定项目政策结报范围内的自负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逐年提高。此外,太仓市还创新救助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大病再保险”制度。
自2011年起至今,共有48万余人次获得医疗救助,救助金额1亿多元。(记者 邢智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医疗保障机制创新,建立起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线,补充性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为辅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管理服务、制度设计、职能定位、信息共享、资金配套等方面主动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实时医疗救助平台,将对困难人群医疗救助由事后救助发展为“实时救助”,更好地发挥医疗救助独有的制度优势和社会效益。
太仓市先后出台10多个关于医疗救助的专项文件,医疗救助在对象、病种、标准、方式、程序和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不断深化,救助项目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太仓市不断扩大救助对象,从医疗救助制度建立时主要针对低保对象,扩大至低保标准两倍的家庭,从相对单一的民政服务对象,扩大到覆盖工会、人社、计生、组织等多个部门的服务对象;对特困人员医疗救助的内容也从先付钱后报销的医疗救助审批形式,发展到目前的实时医疗救助,同时对所有低保、五保、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实施保费减免,2011年实施低收入家庭人员年度专项医疗救助政策,对享受基本医保、“大病商业再保险”补偿后自负费用仍达到一定金额的参保困难对象进行第三次补偿;在救助力度方面,对三无、五保、低保、低保边缘、重残等对象实行零门槛准入,每年个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由财政负担,对住院及一类特定项目政策结报范围内的自负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逐年提高。此外,太仓市还创新救助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大病再保险”制度。
自2011年起至今,共有48万余人次获得医疗救助,救助金额1亿多元。(记者 邢智丰)
责编:朱敏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2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沙溪 总投资超13.8亿元
- 随着存量资产的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在浏河镇加速集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腾笼换鸟 激活智造新引擎
- 今年以来,沙溪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拼出“太仓速度”贡献“沙溪动能” 沙溪重点项目提速快跑
- “一区一极”建设赋能港区跃升发展
- 一批德语区项目签约、开工、封顶
- 德国奥赫尔商用车悬挂系统、美国仕驰汽车核心部件等13个在太项目在会上签约 太仓元素闪耀苏州全球招商大会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