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颖 >>>管天管地管空气 见证娄城“碧水蓝天”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2-10-09

  日前,记者在太仓环境监测站见到唐慧颖时,她正在分析化验室里指导新进员工对新采集的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唐慧颖是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太仓环境监测站党支部书记、质管室主任。大学时攻读水环境检测与管理专业的她,自毕业后一直扎根于环境监测一线,与数据相伴二十余年,她见证着太仓生态环境的变化。

  在外人眼里,像唐慧颖这样的监测人员工作很“简单”,无非就是做实验、出数据。事实上,监测站的工作人员除了要面对枯燥的数据外,还时常与刺鼻的废气、污浊的废水为伴,不仅技术要过硬,体能也要过关。“想监测大气环境,爬烟囱是必修课。”唐慧颖说,对于市内大型工业企业,为了精准监测它们的排放情况,工作人员需要提着几十斤设备到企业的排气口,就是俗称的烟囱口去采样,前后至少需要两个小时,采样之后再送回实验室去分析,看看是否存在污染物质。

  而除了工业废气以外,从地表水到地下水,从土壤到噪音,这一系列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要素都需要监测。“所以很多人都开玩笑说,我们的工作就是管天管地管空气。”唐慧颖向记者解释道,环境监测的范围主要包括水、气、土、声四大类。随着这些年我市对环保愈加重视,监测站的监测项目越来越多,已经从十年前的几十项拓展到了现在的161项。

  “监测标准越来越严格,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太仓生态环境在持续向好,碧水蓝天已经成为常态。”唐慧颖说。近年来,太仓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显著成效。监测站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我市PM_2.5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率稳步上升。对比十年前,我市PM_2.5浓度下降60.2%,优良天数比率上升了27%。在水环境方面,我市连续多年国省考断面达标率和优Ⅲ比例均保持在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监测站的监测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在监测站里,停着一辆特别的商务车,外观和一般车辆别无二致,但车内却配备有专业的科技设备和显示屏,随着车辆的移动,大屏上可以实时呈现挥发性有机物、PM_2.5等监测数据。唐慧颖向记者介绍道,这台环境空气质量走航车,主要任务是对我市空气质量进行“白+黑”移动监测,精准溯源“来路不明”的废气异味,“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快速、有效地开展精准执法和整治行动,从而有效提升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水平。”

  “这些年,不光我们在上新‘黑科技’,企业在环保方面也越来越给力。”唐慧颖说,近年来,我市持续扩大“金色GDP”“绿色GDP”规模,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进行技术改造、并安装了智能化监测设备,不仅为生态环境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也降低了自身的生产成本。

  唐慧颖相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娄城会越来越美,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企业自觉加入到绿色发展行列中。而她也将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监测初心,当好生态环境监测“哨兵”,以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快”,助力守护“绿水青山”。(记者  刘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