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友好”到“AI赋能”,太仓精英创业周书写“双向奔赴”的故事

来源:引力播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5-07-14

七月的太仓,科创浪潮涌动,人才活力奔涌。今天(7月11日),在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现场,海内外院士、行业领军者、青年创客济济一堂,一场关于创新、人才与未来的对话热烈展开,字里行间都透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求与诚意。

活动现场。太仓市委组织部供图

“只需一次停留,就能享有宾至如归的体验;只需一份创想,就能享有创新创业的沃土;只需一件行囊,就能享有舒心幸福的生活。”台上,太仓发出的邀约真挚而热烈。台下,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专家米勒正仔细看着手中的“Hi Taicang卡”,这张卡片能让他在长三角通勤、涉外医疗、人才公寓租赁等方面享受便利——这是太仓为外籍人才准备的“贴心礼包”,也是这座城市“人才友好”的生动注脚。

多年来,太仓始终把人才当作“第一资源”:线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为创业者答疑解惑;“青十条”“人才房票”等政策精准滴灌,让青年创客轻装上阵;“拎包入住”的产业园区里,实验室、会议室、休闲区一应俱全。正如苏州芯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慎强所说:“2023年选择落户太仓时,看中的就是这里‘来了就是自家人’的氛围。”如今,这家国内首家量子级联激光器企业已成长为“苏州重大创新团队”,翟慎强的分享里满是对这座城市的赞许。

“从项目落地到生产线投产,太仓政府就像‘合伙人’,总能在关键时刻搭把手。”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的发言里,藏着一段双向成就的故事。两年前,他带领团队将肿瘤解聚治疗技术项目带到太仓,从三级人才计划支持到生产线建设协调,当地政府的高效响应让项目快速推进,如今已具备年产百万剂腔道实体肿瘤解聚微型贴片的能力。

活动现场。苏报融媒记者 刘争/摄

活动的很多小细节里,都蕴含着这种“合伙人”思维:《江苏省航空航天装备工程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发布,为行业人才成长搭建了“晋升阶梯”;青年人才社区“主理人”接过聘书,意味着“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安居承诺有了具体践行者;10位大学生创客拿到创业资助时眼里的光,更是对这座城市“扶上马、送一程”的最佳回应。

“太仓要打造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当“太仓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牌匾揭开,现场掌声雷动。同步发布的“人工智能+”支持政策、大模型,以及2亿元规模的智汇科创基金二期,勾勒出清晰的产业蓝图——这里不仅要集聚人才,更要为人才提供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全链条支撑。

江苏零一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泽铧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人才科创基金投资企业代表,他见证了太仓如何以资本为桥,连接创新与市场。“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我们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适配的资源支持。”他的分享里,有对“园区+基金+服务”生态的认可,更有对“加仓太仓,必定幸福满仓”的笃定。

现场还举行了第八届“创赢太仓”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四届T-MAX“科创太仓”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颁奖仪式,进行了城市引才合作伙伴授牌仪式。

随着启动仪式的灯光亮起,新一年度的招才引智工作正式启航。17年来,精英创业周已为太仓带来1165个优质项目,25.06万人才资源总量、3.17万高层次人才,这些数字背后,是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的温暖故事。活动现场,太仓向人才投递了一份简历,简历上说,太仓的“仓”,是粮仓,是船舱,更是成就梦想的“孵化器”。在这里,每一份才华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每一次创新都能收获绽放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