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太仓
首页 >> 媒体纵览 >> 内容

[苏州日报]化初心为动力 以先锋促发展

  关键时刻主动站出来,代表太仓向武汉送上第一车援助物资,这是太仓交运集团驾驶员孙惠栋的初心写照。

  主动吸收行业优秀分子,圆了孙惠栋以党员身份赴京接受全国劳模表彰的心愿,这是太仓拓展党员队伍源头活水的完美诠释。

  一项“思源工程”,让太仓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同时,充分吸收各行业精英,淬炼后备队伍整体素质。这也成为太仓全市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

  今年来,太仓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立足主责主业、突出融合共进、聚焦规范提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作用,化初心使命为磅礴动力,紧扣新时代发展新要求,以高水平基层党建推动太仓全市高质量发展。

  立足主责主业,两项试点提升履职能力

  “新时代的村书记应该有什么‘调子’?”“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应该走什么‘路子’?”“新时代的村书记应该是什么‘样子’?”

  7月23日,太仓市乡村振兴实践学院揭牌当天,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开班,太仓市委书记沈觅围绕这三个问题,向村党组织书记发出动员令——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在基层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

  市委书记给村书记上党课,背后是太仓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两项试点工作是最好的证明。

  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村干部专职化管理体系建设,今年,太仓同时承接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两项试点工作,均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其中,作为“书记项目”,太仓市委常委会2次专题研究村干部专职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了“1+7”系列文件,构建起“选育管评用激”的闭环管理体系,以创新思维着力解决“七个痛点”。

  在“1+7”系列文件指导下,太仓建立了村干部“四岗十五级”发展体系,根据岗位职务、任职年限不同,村干部每月工资从4400元至8700元不等。借鉴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同一岗满5年,经过市委组织部评定可晋升一级。

  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让村干部的战斗力指数直线上升。

  通过推行“共性指标+个性指标+满意度测评”年度考核方式,太仓首次将考核从村党组织集体下沉到村干部个人,村党组织考核成绩与村干部考核结果相挂钩,村干部考核结果与个人岗位晋升、评先评优相挂钩,以实绩论英雄。

  同时,太仓出台《村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村依法履行职责细化事项》,建立村级事项准入机制,直接为村干部“挡”掉37%的村级事务,实实在在减压减负,为村干部打造了担当作为的最优环境。

  “村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干事创业的活力、担当作为的动力得到全面激发,太仓也作为唯一的县级市代表,在全省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太仓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突出融合共进,以党建工作为大局聚力

  发布惠企政策154类,优化涉企流程200多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337个。一组数字,让太仓的企业直观感受到党建惠企专项行动带来的舒心便利。

  破解难点问题、释放倍增效应。被充分激发的“红色动能”,成为太仓今年推进各项中心工作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太仓把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揉”在一起抓,坚持围绕中心思考谋划党建工作,充分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实现协同发力、同频共振。

  当前,太仓正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速推进沪太同城,打造江苏对接上海的重要枢纽门户城市,让“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成为太仓的鲜明标识。

  红色引擎,正成为澎湃推进力。

  通过实施党建引领、融入上海“红飘带”行动,太仓与上海宝山、嘉定共同推行“聚邻党建”。沪太两地党员“打卡”红色主题线路,了解地方历史、城市发展、社区治理、党建成果,在加强交流互动的同时,体验长三角协同发展成效。

  聚焦生物医药、航空产业、汽车行业等产业领域,太仓与上海联合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实现区域产业集群互联互通。在太仓高新区,今年以来落户上海高质量科技人才项目5个,全区人才企业中来自上海的占比超过40%。

  “海棠花开红七月”则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推动党建工作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

  从7月起,围绕文明城市创建、营商环境优化、征收动迁清零、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中心工作,“海棠花开红七月”先后开展十大系列活动,实现太仓全市党员总动员,以党建“红色指数”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通过创新实施“红色领航·百村振兴”专项活动,落实村企联建党建责任清单,73个村和108家企业达成协议,开展“蓝田驿站”等联建项目118个,助力乡村振兴加速推进。

  聚焦规范提质,“动力工程”实现固本培元

  情景演绎、戏曲表演、场景还原,从太仓党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今年,52期“R·E·D”党课,进一步提升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不仅仅是党课活泼新颖、富有创意,今年,太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乡音课堂、田间课堂、实践课堂等100多家“初心学堂”,光影载史、VR体验等创新形式,广泛传播党建新声音,凝聚党员新力量。

  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太仓突出政治功能、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以基层党组织的规范提质,为党建工作固本培元。

  在各区镇,10个党员教育“源动力”中心先后建成,通过资源融合、功能集聚,这些“源动力”中心就地开展广接地气、形式新的活动,已成为汇聚青年党员力量、助推党员发展的源泉,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强劲驱动力。

  通过党支部“动力工程”,广大党员先锋力量被全面激活,在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动力工程”实施以来,太仓全市4万多名党员,冲在疫情防控、防汛抗灾、文明创建、征收动迁等重点工作第一线,在环境整治、项目招引、产业发展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亮身份、树形象,让党旗在“两地两城”建设各领域飘扬。

  值得一提的是,“动力工程”还创新对党支部进行“星级评定”。

  对照30项动力指数,太仓对全市2000多个党支部和党员进行星级评定。同时,将动力指数与党建App云平台有机结合,开展本土化操作,激励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切实将“动力指数”转化为强劲的“发展指数”。

  同时,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力”工程,创新打造“海棠红管家”,建立物业党建“3+3+N”协同治理工作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体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太仓首席记者 顾志敏)

  刊载日期:2020年12月25日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