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仓市总工会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匠学院3方签约共建上海工匠学院太仓分院,加快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助推沪太协同发展。“太仓分院将不断完善协同培育机制,通过‘工匠素养教育’‘行业专题培训’‘未来工匠培育’3个层面,打造产业工人思政教育和技能培训综合基地,提升太仓本地劳模、工匠和技能型人才的素养,努力为太仓打造一支新时代工匠队伍。”太仓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太仓在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的征程中亮点频现,成立上海工匠学院太仓分院、建立太仓市第一批产业工人赋能站、开设高技能人才线上微课堂等创新举措,是太仓积极推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出的“实招”。
在太仓深入推进产改工作的进程中,不得不提到中德教育合作“双元制”这张具有太仓特色的产改名片。作为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创新,太仓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动”为特色的双元制教育太仓经验,创设“政府主导、主体双元、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现代学徒制“太仓样本”,在11个专业、15个项目上推进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实践,积极构筑工匠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累计为企业输送人才3000多名。
当前,太仓构建院校—企业—社会多样化合作培养体系,建成双元制培训中心7个、省产教融合型企业3家、苏州市优秀企业学院2家,市民在线学习平台1个,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上万人次。去年,以双元制培养专业为核心的“中德智慧制造双元制教育产业园”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太仓出台国内首个双元制教育新政《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双元制”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苏州地方标准《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同时,开展3期“中德双元制本科教育项目”,首期20名学员取得“助理工程师证书”,并与10家优秀德企签订就业合同。
此外,太仓还建立产改观察员制度,听取职工对产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回应和解答。在初步形成专科、本科层次的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基础上,探索开展双元制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构建“中、高、本、硕”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产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为建设“乐业太仓”,打造“宜居之城”,在更高起点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发挥积极作用。(记者 钱茹冰)
刊载日期:202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