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太仓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得怎么样?太仓老百姓的感触又如何?从即日起,市融媒体中心根据要求,策划推出《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走进百村千企万户》主题专栏,通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记录和感受太仓村、社区和企业,以及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探寻太仓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与幸福路径。敬请关注!
 
首页 >> 相关报道 >> 内容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 |鹊桥社区:以乐为道幸福邻里

  “上周六,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们舞蹈队在一起制作月饼,送给社区里的困难家庭。”58岁的科教新城鹊桥社区利民一园居民金秀英告诉记者,马上就是国庆中秋“双节”了,她们也开始忙起来了。

  通过动迁安置,金秀英10年前搬到利民一园居住。她所说的舞蹈队,是2013年自己和小区退休居民一起组建的青秀舞蹈队,金秀英担任舞蹈队队长。每天晚上6点半到8点,小区门口的广场前,大家总能看到青秀舞蹈队在跳广场舞。金秀英说,舞蹈队成立的初衷是大家一起通过舞蹈锻炼身体,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身体锻炼好了,心情就好,这样也可以减轻家里年轻一辈的负担,让他们安心工作。 

  随着大家舞蹈水平的不断提高,青秀舞蹈队的队员们渐渐成了社区里的文艺骨干。端午节、中秋节、社区邻里节等节日里,社区组织的文艺表演活动舞蹈队都积极参与。青秀舞蹈队还代表社区参加了很多演出比赛,为社区争得了不少荣誉,其中在第八届“娄东之春”文化艺术节广场舞比赛中获得优胜奖。 

  除了青秀舞蹈队,鹊桥社区还有门球队、乒乓球队、太极拳队、冰球队、功夫扇队、二胡戏曲队等十余支居民文体队伍。每逢传统节日社区举办主题活动,这些文体队伍就会为社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演出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丰富的文体活动里,大家的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也增强了对新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些文体队伍里,不少人还有着另一重身份——社区志愿者。金秀英说,她们舞蹈队队员都是社区里的志愿者。在文明创建、垃圾分类、禁燃禁放宣传等活动中,都有她们志愿服务的身影。金秀英告诉记者,自己刚搬进利民一园时,不少居民还保留着一些不好的习惯,如随地吐痰、乱堆乱放等。她作为居民组长,和舞蹈队队员一起积极进行劝导,从自身做起,宣传正能量,共建美丽家园。如今,走进利民一园,电瓶车在固定的充电位充电,汽车停在划线的停车位内,楼栋墙面焕然一新,整个小区给人一种非常清爽的感觉。“我是土生土长的太仓人,对自己的太仓人身份感到非常自豪。希望外地人来太仓时,也能一眼就爱上这里。”金秀英说,她要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让太仓更加美丽,给更多人留下美好印象。 

  以社区为主导,以党员为骨干,以邻里家园为载体,鹊桥社区整合多方资源,针对青少年儿童、病残、贫困、空巢老人、失业妇女等群体开展服务工作,陆续组建了创城志愿者队伍、巾帼志愿者队伍、小小志愿者队伍等志愿服务团队,居民志愿者注册率超过15%,社区居民服务的品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多姿多彩的文体生活,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让社区居民充分感受到家园的美丽与温馨,整个社区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和谐之风。在昔日“牛郎织女”传说降生地,居民邻里们正在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搭起一座友爱互助的“连心鹊桥”。(记者 王 硕)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