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绿化、别具一格的凉亭、整洁平坦的道路……走进高新区的景瑞社区,你不仅会被这里的环境吸引,而且会被这里的浓浓亲情味感染。这里的居民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他们已融为幸福的一家人。
近日,记者来到景瑞社区的景瑞书苑,在这里,有十多位居民正在安静地练习书法。这是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屋子,墙上挂着几十幅已经装裱好的书法作品。老家是河南的谢恩宏老人今年68岁,他坐在西侧靠里面的一个位置,正在认真地临帖。谢恩宏告诉记者,他退休之前是小学的语文老师,前几年跟着儿子来到了太仓,刚开始每天都是在家里呆着,感觉非常无聊。一年前,谢恩宏听说社区里有一个书苑搞得很不错,就报了名。这一年里,他只要有时间就来这里练习书法。“通过练习书法,我的心态变得更平静了,身体也更好了,而且在我的带动之下,我的儿子和孙子都喜欢上了书法。”谢恩宏说。
静有静的好,动有动的妙。在景瑞书苑采访时,记者不时听到悠扬动听的江南丝竹声,循声来到了景瑞丝竹社。在这里,上海的宋成宝阿姨和其他几位老人正在排练一首曲子,为下个月开始的“百团大展演”做准备。宋阿姨表示,她接触江南丝竹已有四五年了,刚开始演奏的是大阮,后来由于表演的需要改为中阮。现在她和丝竹社的其他成员经常在一起活动,不仅能表演很多曲子,还在市里组织的多项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说起练习江南丝竹的好处,宋阿姨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这几年里,因为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和排练,自己的退休生活非常充实,既愉悦了身心,也锻练了身体。她们还经常到敬老院和福利中心进行公益演出,每当看到老人和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时,就觉得自己的演出特别有价值。
离开了景瑞丝竹社,记者又来到了二楼,在一个房间的门口停了下来。隔着一扇玻璃门,看到里面有十多位身着蒙古长袍的居民在跳舞。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记者推门而入,站在边上欣赏起来。她们跳的是一段蒙古舞蹈,播放的曲子也是非常优美柔和的《天边》。一曲跳完之后,正在观看的多位社区居民给她们送上热烈的掌声。
一打听才知道,这些身材超好的阿姨都是景瑞乐之星民族舞蹈队的成员,年龄都已60岁开外。老家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乔淑芬阿姨舞姿很美,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她告诉记者,她们一家人是从2012年到景瑞小区定居的,来到这里之后,一下子就被这里的漂亮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住了。“我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文艺,但对跳舞并不是很精通,加入这个舞蹈队之后,我就虚心向身边的姐妹们学习。大家经常在一起练习或者表演,不仅身体更好了,心态也变年轻了。”乔阿姨说。
记者了解到,景瑞社区和市区其它老小区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这里的居民主要以外来人口为主,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
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社区非常注重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积极打造文化阵地,建成了邻里生活馆,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空间。社区了解到很多居民热爱书法、江南丝竹等传统文化,积极组建了“书苑”“丝竹社”等,既让居民有了娱乐的场所,又发扬和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每年各个节日期间,社区都会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让这些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居民主动走出“小家”,自愿融入到社区这个“幸福大家庭”里来。(记者 薛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