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河村“幸运花海”吴家湾,三千株桂花林的一角,一处农家小院正在进行改造。这幢房屋屋主远在他乡,短期没有回乡打算,村委与其签下长期租约,将这一处闲置的小院改造成可同时容纳4户家庭的民宿,并取名为“木樨小院”。木樨,是孟河人对于桂花的称呼,这座小院也因“生”于桂花之林得名。据村委工作人员介绍,民宿装修也将增添桂花元素,争取在今年丹桂飘香时对外开放,让游客更深层次体验吴家湾花海的魅力。
花海如梦
很多人对于吴家湾的认识,是从一张疯传“朋友圈”的照片开始。大片粉紫色的花掩映在绿意之中,周围是粉墙黛瓦的农家,好似江南的“香格里拉”。正是这张绝美照片吸引来无数游客,也为孟河村迎来发展新机。借助网络的热度,孟河村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以水秀、树古、景美等为特色,因地制宜开发孟河村“幸运花海”吴家湾农旅项目。
吴家湾规划占地面积1000多亩,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绿树成荫,阡陌纵横,农户枕河而居,前有菜园果树,后有竹园荷塘,是现代城市人的梦想田园。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造完善,“幸运花海”吴家湾拥有格桑花海、马鞭草花园、丹桂园、向日葵广场等多个主题花园;三幢独具匠心的“在水一方”浪漫满屋;景区内还配套建设有爬山虎酒吧、阅读咖啡馆、玖玖家生态餐厅等餐饮娱乐设施。如今,“木樨小院”的加入,为吴家湾增添新的旅游资源。吴家湾成为集观光、休闲、住宿于一体的度假胜地。这也让孟河村年人均增收近万元,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水乡静谧
作为太仓农旅融合的现代范本,孟河村一直没有停止“升级”步伐。为农旅发展完善优质基础,优化人居环境成为孟河村走向乡村振兴的另一场“硬仗”。孟河村通过系统调研、倾听民意,不走“穿衣戴帽”“涂脂抹粉”的老套路,走上了凸显孟河特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道路。
在孟河村三星级康居点倪家湾,有粉墙黛瓦的古朴民居,有青草绿树、木质走廊、健身器材……整个自然村落焕发出恬淡的乡村生活气息。80多岁的老人倪永新是土生土长的倪家湾人,他告诉记者,这两年家乡变化太大了,他喜欢在村里散步,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晚年生活比城里安逸。
璜泾镇孟河村远离城区,让这座江南小村拥有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空间以及肥沃的土壤。近年来,通过外墙翻新、门窗栏杆翻新、屋顶处理等,村里多了许多像倪家湾一样的美丽民居。与此同时,孟河村投入2000多万元对村域范围内生活污水、河道环境、卫生环境、绿化景观等进行重点整治,村庄景观变得更丰富多彩。原本简陋的旅游配套设施得到全面改善,设立指引牌、停车场、增建木质栈道等,河道清淤、道路美化,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特色凸显,让百姓拥有更宜居的乡村环境。
民风淳朴
伴随着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孟河村不仅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更满足其精神需求。近年来,孟河村广泛搭建精神文明载体、开展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爱国爱村爱家”作为文明实践的主要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孟河“贤德”文化。建立乡风文明岗,设立了村务协助、文体宣传、环境卫生、邻里互助、扶贫帮困等岗位,涌现出管理好帮手葛建芳、公益热心人宣世昌、文化引领者张萍等一批贤德党员先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孟河村不断从供给侧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激发乡风文明“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和“众人拾柴”的向心力,引导农民在参与中提升幸福感;在奋斗中增强获得感;在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中让孟河小康的成色更足。(记者 张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