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偏远地区村级小学、教学点有短期支教老师,但是成本高,而且不能保证长期稳定,存在‘留不住’和‘接不上’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创办人王嘉鹏建议,面向全国偏远村级小学、教学点推广一人一班实时互动式远程教育。
王嘉鹏代表介绍,在缺乏教师资源的学校,开展远程教育已相当普遍。经过调研,目前在国内实施的远程教育主要有录播式网络课程、一对多直播式远程教育、一人一班实时互动式远程教育三种。其中,一人一班实时互动式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视频软件作为技术平台,让机构认证合格的网上支教老师为村级小学、教学点的学生进行授课。该模式下,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保证了师生的有效互动,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专业课知识,还注重网上支教老师与当地村级小学、教学点老师和学生形成社群,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实现了农村和城市教育的联动,缩小了教育水平的差距。
王嘉鹏代表建议,教育部可参考借鉴“支教中国2.0”等社会公益组织的远程教育模式,面向全国偏远村级小学、教学点开展一人一班实时互动式远程教育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一人一班实时互动式远程教育,改善偏远地区师资,尤其是专业课师资匮乏的现状,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实现“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远程教育新模式。
“我国科技的进步、5G技术的推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覆盖均为一人一班实时互动式远程教育的推广排除了基础和硬件设施方面的障碍”。王嘉鹏代表说,建议教育部能在部分偏远村级小学、教学点先行先试,实现成本低、见效快、可持续的远程教育,促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我国行之有效的模式也可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未来在文化传播与输出方面,优秀的中文、数学老师以及专业课老师,也能通过互联网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提供远程教育支持。(苏报融媒记者 朱琦/文 高明/摄/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