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和精英周的故事 >> 内容

南振鸿:藏在心底的感谢与感动

  来太之前,南振鸿已在美国从事生物医药研究及教学工作十多年。2000年,南振鸿拿到博士学位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动物模型制作和行为学评价,成绩斐然。2017年,在精英周上与苏州昭衍的邂逅,让他放弃了美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来太创新创业。
  感谢>>>
  精英周就是海外精英回国创新创业的桥梁
  在美国,南振鸿已经不在一线从事研究工作,而是在行业的管理岗位上。“虽然稳定,但朝九晚五的生活,总有些‘无用武之地’的遗憾。”南振鸿告诉记者,他周围的同行、同学纷纷回国,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一展所长,干得风生水起。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如何?我也能回国施展抱负吗?在2017年的苏州国际精英周活动上,南振鸿与太仓结缘。他带着满腔的疑问和热情,来到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一进入公司,我就被这座七角大楼震撼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远超我的想象。”南振鸿告诉记者,在随后与公司高层的交流沟通中,发现公司的发展目标与自己过去的研究领域非常契合,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把半生所学运用于实际的机会。加之对苏州太仓的人文环境非常满意,仅仅一个月时间,年逾50岁的南振鸿结束了美国的工作,毅然来到太仓,正式担任昭衍药理部总监,开启国内发展的新征程。
  “我来太仓已经一年多,在这里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平台,也看到了国内生物医药人才的成长,收获太多。十分感谢精英周活动,让我来到太仓。”南振鸿有感而发。
  感动>>>
  太仓政府企业主动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南振鸿,回国后有一件事一直觉得不太习惯。他告诉记者,在美国,汽车就好比是人的双腿,离开汽车什么也干不了。但是来到中国后,因为没有中国驾照,自己又太忙抽不出时间考取驾照,因此一直不能驾驶汽车,让他感觉很不方便。公司知道后,主动提出,他可以随时差遣公司汽车。“公司非常人性化,即便是买菜也可以用车,但这里生活很方便,买菜我直接骑自行车就可以。”南振鸿表示,虽然是小事,但这样周到的服务让自己有了归属感。不仅企业优待人才,太仓政府对于人才的尊重也令人感动。南振鸿说,回国不久,就有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帮助他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姑苏”人才计划、太仓领军人才计划及太仓“讲比”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我回国本只想干事业,并没有想到还有这些奖励和荣誉。”南振鸿表示,但政府能够主动上门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是出于尊重和真诚。“评奖获得的奖金,我可以用于团队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日后工作的开展助益很大。”南振鸿说。
  如今,南振鸿正在和他的团队成员对灵长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综合评价平台进行研发。有了这个平台,可以为国内外新药研发厂商提供临床前的药效验证服务,帮助医药企业进行新药研发,助推医药企业发展。(记者 张 瑜)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