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有这样一群人,曾经,他们应征入伍,保家卫国,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锤炼,铸就了勇往直前、刚毅不屈的精神,成为“最光荣的人”。他们即使脱下军装也不忘初心,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太仓日报社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辟“致敬最美退役军人”专栏,报道太仓优秀退役军人典型,向全社会展示他们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风采。
首页 >> 最新报道 >> 内容

[致敬最美退役军人]当好乡村振兴的“尖兵”

    龚志昌,沙溪镇香塘村人,1993年底入伍,1997年底退役。入伍期间入党,当过汽车消防班班长。

    即使退役已有23年之久,龚志昌身上仍隐隐有一股军人的精气神。从他的讲述中,记者清晰感受到了军旅生涯对一个人性格、作风的磨砺。

    “当兵第一年,我是警卫排战士,第二年去宁夏学开车,成为一名汽车兵。那时候环境艰苦,吃饭都是就地而坐,风沙一起,手里的馒头上落一层灰也照吃不误。”龚志昌回忆说,4年军旅经历是他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1998年初,退役后的龚志昌成为香塘村委会出纳会计,也做过村机耕队农机手、自来水抄表收费员、液化气站管理员,2011年起任村党总支书记。在这十几年里,他目睹了村里因香塘集团的崛起而出现的人流涌动,也眼见了因香塘集团的搬离而出现的人去楼空。

    从热闹走向沉寂,香塘村的未来在哪里?龚志昌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虽然香塘村地少人少、比较薄弱,但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生态环境相当不错,适合居住。

    “我们一定要在生态宜居上大做文章。”借美丽乡村建设契机,龚志昌为香塘村的发展找准了方向并果断推进。于是,“沉寂”被打破。

    2012年~2017年,香塘村先后打造了吴家巷、倪杜巷、钱家湾、穆家湾及高家大宅基5个三星级康居乡村示范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挖掘乡村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全村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2017年,村里全力创建“苏州市康居特色村”并成功,成为我市首个“康居特色村”,“秀水香塘”的品牌一举打响。

    行走在香塘村的角角落落,记者看到,一栋栋精致的小别墅掩映在绿林中,河边鸟儿欢,河里鱼儿游,一树又一树红花着实令人赏心悦目。然而,眼前的景象远不能让龚志昌满足。

    2018年,我市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香塘村被列入首批试点村。龚志昌知道,这是香塘村“二次蝶变”的机会,必须牢牢抓住。

    “大乐童乡”游学项目是香塘村乡村振兴试点的核心内容。该项目以建设“太仓第一乡村游学主题度假村”为目标,与华东师范大学展开合作,打造具有香塘特色的研学教育产业——研学与亲子旅游核心体验。

    目前,“大乐童乡”游学项目已经建成,即将开始试运营。“我们希望以游学项目带动村的知名度、人气的增长,形成人流的吸纳效应,从而提振整个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乡村餐饮、民宿等配套服务业态的完善。”龚志昌告诉记者。

    现在,香塘村的“生态游学”新名片已经呼之欲出。在龚志昌的设想中,立足“生态游学”的香塘村,不用等太久就将拥有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露天影院、垂钓、采摘、露营、烧烤、水上娱乐、花海等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游客体验;新建的文体广场上,村民、游客尽情地开展篮球、足球、沙滩排球等运动;游学项目设计的农耕实践、种植喂养、乡村手工艺等学农教育环节,农村有机食堂餐饮、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等,也将为本地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让村民分享发展成果。

    “退伍不褪色,我要当好乡村振兴的‘尖兵’,与大家一道把香塘建设得更美好。”龚志昌对记者表示。(见习记者 王俊 文/图)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